首页> 中文学位 >江西非饱和红土土-水特征曲线研究
【6h】

江西非饱和红土土-水特征曲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装置和制样

2.1 试验目的

2.2 试样的基本物理性质

2.3 试验方案设计

2.4 试样的制备

2.5 小结

第三章 透水石对 GEO-Experts 压力板仪排水的影响

3.1 研究目的

3.2 试验方案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非饱和红土土-水特征曲线

4.1 土-水特征曲线基本概念

4.2 土-水特征曲线的滞后性

4.3 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因素

4.4 小结

第五章 非饱和红土土-水特征曲线方程

5.1 土-水特征曲线方程描述

5.2 不同模型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及比较

5.3 对边界吸湿曲线的预测

5.4 土-水特征曲线的双曲线模型

5.5 土-水特征曲线在非饱和土中的应用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工程中,大多数的岩土工程问题完全或部分属于非饱和土的范畴。因此,研究红土的非饱和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非饱和土特性的首要问题是了解土-水特征曲线(SWCC),掌握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土水运移规律。土-水特征曲线的测量不仅需要专门的仪器,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吸湿曲线,从而导致土-水特征曲线在工程应用中并不方便,因此很多学者提出了SWCC模型,但这些模型都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为了找到合适的SWCC模型,还需要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利用脱湿曲线预测吸湿曲线的本构模型,这样虽然可以大大的缩短试验时间,但是由于土样区域性的特点,仍然需要通过试验来验证它的适用性。残余含水量在土-水特征曲线中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标志着土样进入残余阶段,脱水越来越慢,它还与Bishop单应变强度准则中的参数有关。
  本文以江西典型的红土为研究对象,利用GEO-Experts压力板仪,进行应力相关的土-水特征曲线及其滞后现象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不同粒径、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量及不同预固结压力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通过三种常用的SWCC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和分析,找出适合江西典型红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方程,并提出了模型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成果对工程实际具有借鉴作用。本文还对吸湿曲线进行拟合和预测,最后提出了土水特征曲线的双曲线模型,该模型对计算残余含水量非常方便。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选取南昌某二级公路上的土样,进行基本的物理力学试验,得出红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
  (2)介绍了GEO-Experts压力板仪的装置及试验原理,利用GDS压力板仪研究不同因素(干密度、含水量、颗粒级配及预固结压力)影响下非饱和红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3)利用GEO-Experts压力板仪测定土-水特征曲线时,预固结过程必须用到透水石。通过对饱和土样的脱水试验发现,透水石中的水和土样中的水一样也会被排到量管里,由排出到量管中水量去反算试样的含水量,这样得到的试样含水量不是真实的,使得基质吸力相对应的土样含水量偏小。为了减小试验误差,针对透水石进行了六种不同的处理方案试验。
  (4)为了深入了解土-水特征曲线的滞后特性,利用GDS压力板仪进行脱湿和吸湿循环的土水试验,以及反复脱湿和吸湿循环的土水试验。
  (5)为了更好地理解非饱和红土的土-水运移规律,利用三种SWCC模型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分析,得到了三种模型各自参数的取值范围。
  (6)对吸湿曲线进行拟合,发现三种SWCC模型都适合,并分析了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最后利用简化的Feng&Fred1und(1999)模型对吸湿曲线进行了较准确的预测。
  (7)提出描述土水特征曲线的双曲线模型,利用坐标变换可以较简便且准确的得到残余体积含水量。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双曲线模型中参数a的取值范围为0.06~0.08,参数b的取值范围为-0.6~-0.2。双曲线模型对其它土样也有较高的适用性,得到的残余含水量还可以方便的求取有效应力参数。
  (8)在饱和红土试样中,利用双曲线模型得到的残余体积含水量与B-C模型、VG模型和F-X模型中得到的残余体积含水量基本相等,说明利用该模型可以较方便的得到残余体积含水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