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影响因素及收敛性研究
【6h】

我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影响因素及收敛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

1.4 研究创新之处和框架结构

第2章 生态效率研究现状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2 生态效率研究现状评述

第3章 区域生态效率评价

3.1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3.2 评价方法

3.3 区域生态效率评价过程

3.4 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3.5 我国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及其检验估计方法

4.1 空间效应

4.2 空间效应检验

4.3 区域生态效率空间效应检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1 空间计量模型介绍

5.2 各因素影响机理分析

5.3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4 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率的“U型”曲线

5.5 三次产业与区域生态效率的关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生态效率区域差异的收敛性分析

6.1文献综述及收敛假说

6.2 收敛模型、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6.3 我国区域生态效率?收敛分析

6.4 我国区域生态效率绝对?收敛分析

6.5 我国区域生态效率条件?收敛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区域工业生态效率研究

7.1 区域工业生态效率指标分解

7.2 区域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

7.3 评价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7.4 区域工业生态效率评价过程

7.5 工业生态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区域生态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8.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提高经济质量

8.2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8.3 积极利用外资,提高外资引进质量

8.4 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科技水平和环保意识

8.5 促进环境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创新,提高区域生态效率水平

8.6 增强科技实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8.7 实施差别化的区域生态效率提升策略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空间计量Matlab程序

附录B 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相关数据

附录C 区域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计量分析数据

附录D 工业生态效率研究相关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资源耗竭、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难以逾越的“瓶颈”;前段时间,困扰着大半个中国的雾霾天气也向我国敲响了警钟,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起经济快速发展所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使人们意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应由单纯追求资本和劳动效率转变到追求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上来,也就是要努力实现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率作为经济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度量和管理手段,可以综合反映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的实际水平。因此,科学评价区域生态效率水平,分析其区域差异,研究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收敛性,寻求区域生态效率提升的途径,对于我国积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
  1.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首先进行评价,根据生态效率的内涵,从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生态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选取农用地面积作为土地资源消耗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熵值赋权法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2005-2011年我国30个省域的生态效率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生态效率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其次是区域差异分析,运用变异系数和Theil指数两个统计指标分析了我国全国层面及我国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四大区域生态效率差异。
  2.影响因素分析。首先是区域生态效率空间效应分析,通过全域空间自相关检验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分析了我国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依赖性、空间集群结构和时空跃迁路径;其次是影响因素理论分析,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外资利用、环境政策和科技实力六因素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机理;最后是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由于我国区域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传统计量方法统计假设不成立,因此建立了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特别地,提出了我国生态效率与经济发展的“U型”曲线假设,并基于我国30个省域的空间面板数据对该“U型”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还对比分析了三次产业与区域生态效率的关联性。
  3.收敛性分析。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收敛假说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区域生态效率差异性分析中,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生态效率区域差异的收敛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及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区域生态效率水平的?收敛性;其次,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对我国生态效率区域差异进行了绝对?收敛检验;最后,在区域生态效率的条件β收敛检验中,考察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外资利用、环境政策和科技实力六因素对我国及四大区域生态效率条件β收敛的影响。
  4.区域工业生态效率研究。首先通过区分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将工业生态效率分解为源头消减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以此来构建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评价了2005-2010年我国30个省域的工业生态效率;其次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分别研究了工业结构、外资利用、研发投资和污染治理投资四因素对源头消减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的影响。
  5.区域生态效率提升策略研究。分别从对区域生态效率及其条件收敛有影响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外资利用、环境政策和科技实力六个方面给出了我国区域生态效率提升策略。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三点:
  1.运用基于熵权的加权模糊隶属度函数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2005-2011年30个省域的生态效率水平进行了评价;将工业生态效率分解为两工业生产环节生态效率—源头消减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两个指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区域工业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增强了生态效率评价指标的解释能力;首创性地对两工业环节生态效率-源头消减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2.分析了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和空间集群结构,运用空间计量理论方法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传统的相关研究假设每个区域相互独立,忽略了区域之间在地理空间上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在方法论上扩展了现有生态效率研究的计量经济模型。提出了区域生态效率“U型”曲线假设,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
  3.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收敛假说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区域生态效率差异性分析中,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区域生态效率差异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拓宽了区域生态效率的研究视角,丰富了区域生态效率的研究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