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移支付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中的作用研究
【6h】

转移支付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中的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

导论

一、论文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部分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分析

一、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一般界定

(一)均等化的内涵

(二)均等化的原则

二、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基础薄弱

(二)城乡义务教育成本分摊制度不统一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二元性

(四)农村公共卫生发展滞缓

三、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计划经济体制与发展战略是差异形成的基础

(二)事权、财权划分不规范是差异形成的直接原因

四、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影响

(一)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损害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三)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易造成效率损失

本章注释:

第二部分转移支付是完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有效途径

一、转移支付的一般分析

二、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分析

(一)均等化是转移支付内在机制设计的初衷

(二)转移支付是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有效模式

(三)借助转移支付乘数效应,放大财政资金支持农村发展的作用

(四)分类转移支付的效应分析

三、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在均等化方面的问题分析

(一)转移支付均等化导向不明确

(二)“基数法”弊端明显,损害了转移支付机制的均等化初衷

(三)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农村基层政府处于受益边缘

(四)转移支付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第三部分国外的基本做法及借鉴

一、义务教育财政投资模式的国际比较

(一)美国义务教育财政投资模式

(二)日本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供给模式

(三)法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供给模式

二、国外转移支付制度对我国完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启示

第四部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

一、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明确转移支付的均等化导向

二、逐步合理化测算体系,完善财政均等化转移支付体系

三、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强化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

四、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过程管理,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五、完善我国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的配套措施

(一)做大财政收入蛋糕是提高财政支农投入力度的前提

(二)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界定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

(三)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体系,提升对均等化的关注度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事实证明,如果社会资源完全由市场来配置,必然导致经济集中化趋势日益明显,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结果是在城市居民收入提高的同时生活质量却不断下降,而且城乡发展水平的过度分化易造成总需求不足,最终影响经济的增长。因此,缩小城乡差距需要政府创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通过采取各种不同措施促使资源向农村或不发达地区转移。这些措施之一就是以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为目标,运用政府的转移支付手段,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断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产品,并管理好公共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确保减轻农民负担,城乡得以协调发展。 本文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比较完整地论述了财政转移支付与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关系,指出转移支付是实现均等化的有效途径;论述了转移支付实现均等化的作用机理,指出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在机制设计及其对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增长的作用都有助于实现均等化。 本文共分四部分对此问题其进行阐述、分析。 第一部分在借鉴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均等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城乡基础设施、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政府资源在我国城乡之间分配的差异,进而简要地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及影响,为后文分析转移支付与解决这种差异的关系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中,作者首先简单介绍了转移支付的内涵及其产生的理论依据,并通过对转移支付制度内在机制设计的初衷、转移支付的乘数效应,以及分别对各类转移支付效应的分析,明确转移支付是改变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有效途径,最后,简要的分析了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在均等化方面的弊端,为第四部分对策建议的提出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第三部分中,本文以义务教育为例,通过国际间的比较,即美国义务教育的财政投资模式、日本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模式、法国的农村教育的财政供给模式的比较,从中获得对改革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启示。 在第四部分中,针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在均等化方面的弊端,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几点建议,以期通过较为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真正的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