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免疫抑制性中性粒细胞促肿瘤发展
【6h】

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免疫抑制性中性粒细胞促肿瘤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购买试剂

2.1.3 试剂配制

2.2 方法

2.2.1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分离与传代培养

2.2.2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纯与鉴定

2.2.3 小鼠中性粒细胞的分离

2.2.4小鼠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

2.2.5 MSC与PMN共培养,Annexin-V-PI检测PMN凋亡率

2.2.6 Anti-CD3刺激CFSE标记的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2.2.7 4T1小鼠乳腺癌细胞模型建立:

2.2.9 Real-time RT-PCR验证;检测精氨酸活性

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的提纯与鉴定:

3.2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减少中性粒细胞的凋亡:

3.3共培养后中性粒细胞抑制T细胞增殖: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共培养后,中性粒细胞对T细胞免疫的影响,并探索其分子机制,以及共培养诱导后的中性粒细胞对小鼠4T1肿瘤进展的影响。
  方法:
  (1)通过体外分离培养与提纯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中性粒细胞。
  (2)通过体外共培养体系,Annexin-V-PI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凋亡情况。
  (3)体外共培养后中性粒细胞影响T细胞增殖实验:通过Anti-CD3抗体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并用CFSE检测其增殖率,同时检测部分T细胞激活Marker(CD25、CD69、CD62L、CD44)。
  (4)采用基因芯片和RT-PCR研究处理组和未处理组转录水平情况。检测各组中性粒细胞精氨酸酶1活性水平。
  (5)小鼠体内注射共培养的中性粒细胞与4T1小鼠肿瘤细胞建造肿瘤模型,记录肿瘤体积生长趋势。
  结果:
  (1)通过CD45、CD11b双阴选,CD11b、 Ly-6G双阳选分别能够得到所需间充质干细胞、中性粒细胞。
  (2)共培养后中性粒细胞的生存时间更长,凋亡率减少。
  (3)在体外经过MSC处理的PMN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激活。
  (4)共培养组精氨酸活性上调,转录水平上iNOS、 saa3、IL-10、IL-10R等免疫抑制基因上调。
  (5)肿瘤模型示实验组4T1肿瘤体积增长比对照组迅速。
  结论:
  (1)在体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促进中性粒细胞的存活,减少凋亡。
  (2)在体外经过共培养后的中性粒细胞,可能经Arginase1、iNOS介导抑制T淋巴细胞的分裂增殖反应。
  (3)在转录水平上,共培养后的中性粒细胞与未处理组呈现较多差异, iNOS、saa3、IL-10、IL-10R等上调。
  (4)小鼠4T1肿瘤模型示共培养后的中性粒细胞促进肿瘤进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