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吉尔认知负荷模式研究英汉同声传译中的工作记忆
【6h】

基于吉尔认知负荷模式研究英汉同声传译中的工作记忆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The Layout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Illustration on Gile’s Effort Models

2.2 The Application of Effort Models in SI

2.3 Three Types of Memory

2.4 Working Memory

Chapter 3 Relation between Working Memory and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3.1 Status and Effects of Working Memory in SI

3.2 Features of Working Memory in SI

3.3 Operation of Working Memory Model in SI

3.4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Working Memory in C-E SI and E-C SI

Chapter 4 Factors Affecting Working Memory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Memory Ability

4.1 Factors Affecting Working Memory in SI

4.2 Strategies to Improve Working Memory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Conclusion

5.2 Limitation of the Research

5.3 Implication for Future Studies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口译按工作方式可分为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种,而同声传译由于其省时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国际会议场合。因此,理解同声传译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式清晰地阐释了同声传译的过程,指出同声传译是由四部分构成:即听辨理解,记忆,言语产出和协调,其中的记忆是同传的第二步。通过比较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我们可以看出,认知负荷模式中的记忆主要指的是短时记忆。因此,短时记忆在同声传译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指的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是不同的概念,本文从机能和构成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区分。紧接着介绍工作记忆的三种模型,即Baddelley等人提出的早期工作记忆模型、Nelson Cowan提出的工作记忆嵌套加工模型和Oberauer提出的同心圆模型。同时,本文也分析了工作记忆在同声传译中的地位、作用和应用。通过比较工作记忆在汉英同声传译与在英汉同声传译中的差别,论述了工作记忆在英汉同声传译中的重要性,最后在分析影响工作记忆的因素基础上提出一些提高国内同声传译质量的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记忆在同传中确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工作记忆,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通过比较,发现工作记忆在英汉同传中所起的作用较大,因此,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改善记忆效果以便提高国内同声传译质量的策略。不过,工作记忆不是影响同传的唯一因素,要与认知负荷模式中其他三步的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同传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