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极化激活电流对新生大鼠海马缺氧缺血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6h】

超极化激活电流对新生大鼠海马缺氧缺血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其机制

1.2 海马

1.3 HCN通道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实验溶液配制

2.5 实验分组

2.6 电生理记录

2.7 免疫组化染色

2.8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HCN通道在海马CA1区的分布

3.2椎体神经元的Ih记录

3.3 椎体神经元受到缺氧缺血性损伤后的电生理变化

3.4 缺氧缺血后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的死亡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HIE的治疗现状及研究意义

4.2 大鼠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的Ih

4.3 Ih在椎体神经元缺氧缺血时的保护作用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HCN通道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运用免疫组化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HCN)通道在海马CA1区的分布,研究缺氧缺血前后Ih的变化以及HCN通道阻断剂对缺氧缺血后神经元的作用,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寻找新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1.免疫组化染色
  选取新生SD大鼠,对海马HCN通道1-4亚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HCN通道在海马CA1区及椎体神经元上的分布情况。
  对急性分离的脑片进行To-pro-3染色以标记死亡的神经元数目,观察缺氧缺血(HI)前后及应用HCN通道阻断剂CsCl前后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死亡数目的变化情况。
  2.电生理记录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新生SD大鼠急性分离脑片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的Ih,并观察HI前后Ih及其激活动力学、自发放电等电生理特性的变化。
  结果:
  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HCN1-4通道在海马CA1区均存在荧光染色。
  2.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可记录到呈电压依赖相关的超极化快速激活、缓慢去活的内向电流Ih。
  3.HI使椎体神经元Ih振幅增大,自发放电的频率减少,而HCN通道阻断剂使自发放电频率增加。
  4.海马椎体神经元随着HI时间的延长逐渐死亡,HCN通道阻断剂显著增加了死亡神经元的数量。
  结论:
  新生大鼠海马CA1区表达HCN通道,HI增大椎体神经元的Ih,减少自发放电的频率,而HCN通道阻断剂增加自发放电的频率并显著增加死亡神经元的数量,表明HI后Ih的增大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