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梅戏之花腔小戏音乐研究
【6h】

黄梅戏之花腔小戏音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花腔小戏及其与黄梅戏的关系

1.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动机及其目的

1.4研究方法

第2章 花腔小戏的历史渊源和嬗变

2.1花腔小戏的概述

2.2花腔小戏的历史渊源

2.2.1从民歌到戏曲

2.2.2从民间到专业

2.2.3从一元到多元

2.3花腔小戏的剧目及其艺术特征

2.3.1花腔小戏的剧目

2.3.2花腔小戏的艺术特征

第3章 花腔小戏的音乐分析研究

3.1多样化的曲体结构

3.1.1曲牌联缀体

3.1.2板式变化体

3.1.3综合曲体

3.2口语化的旋律

3.2.1明朗的调式色彩

3.2.2旋律

3.3灵活丰富的唱词

3.3.1旋律唱词

3.3.2念白的运用

3.4由简到繁的伴奏

3.4.1伴奏的历史发展

3.4.2伴奏的器乐类型

小结——花腔小戏音乐的艺术特点

第4章 花腔小戏对黄梅戏发展的作用

4.1黄梅戏萌芽期(乾隆51年到1952年)

4.2黄梅戏成熟期(1952年到1966年)

4.3花腔小戏在当今对黄梅戏的影响(1978年至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黄梅戏是当今我国五大剧种之一,其内容包括花腔小戏和主调平词两大体系。这两大体系共同构成了黄梅戏的艺术内涵和艺术特征,其中,花腔小戏因为其独具的艺术风格特点和历史渊源,在黄梅戏这一剧种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从花腔小戏的历史渊源、音乐本体以及它对形成黄梅戏这一剧种的贡献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音乐本体的研究和历史线索的分析,概括并引申出花腔小戏的艺术特征。 笔者试图通过这一选题,对花腔小戏自身的音乐形态特点的整体性和其作为黄梅戏这一剧种的部分性进行合理定位,对其在发展中的衍变和艺术“转嫁”上的个性特征力争做到清晰的阐述,最终对花腔小戏的艺术价值和地位进行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