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重任务下条件推理概率模型与启发式系统融合的实证研究
【6h】

双重任务下条件推理概率模型与启发式系统融合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双重加工理论的提出

1.1.1 Epstein的研究

1.1.2 Evans的研究

1.1.3 Sloman的研究

1.1.4 Vinod Goel的研究

1.1.4 Wim De Neys的研究

1.2 0aksford的条件推理概率模型

1.3 模型理论和概率理论融合

1.4 工作记忆成分理论

1.5 双重加工理论的主要研究范式

1.5.1 信念偏差效应

1.5.2 华生选择任务

1.5.3 认知神经心理学证据

1.5.4 双重任务范式

1.6 国内相关研究

1.7 本研究的提出和假设

1.7.1 问题的提出

1.7.2 本研究的目的及总体假设

2 研究一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3 研究二: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4 总的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要求被试评价的推理语句;共32条

附录2: PRT任务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心理学研究历史上最古老的问题之一,就是人脑究竟是平行加工还是序列加工的问题,这同时也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问题之一。认知心理学家Newell和Simon提出的信息加工理论是序列加工的代表,而上世纪80年代复兴的联结主义观点则支持平行加工过程。解决这二者矛盾的办法之一,就是认为这两种加工过程并存于人脑的信息加工过程中。而该理论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科学心理学建立以后,James(1890/1950),Piaget(1926),Vygotsky(1934/1987),Neisser(1963),以及Johnson-Laird(1983)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近年来,对人类行为的双重加工系统解释涉及认知和社会心理学领域。在认知领域中,对在高级认知过程,如思维、推理、决策、和社会判断、以及周边领域,如学习和记忆,思维哲学以及进化心理学等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推理领域,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最开始的争论起源于人们推理行为中的不合理表现,对于这些不合逻辑的推理错误,传统的模型理论难以提出解释。于是研究者们纷纷转向了新的模型探索。其中就有Oaksford(2000)发展的条件推理的概率模型(aconditionalprobabilitymodelofconditionalinference)。该模型对“否定结论偏见”做出了新的解释,并发展了一些研究者所认为的“人类条件推理具有显著的概率成分”这一观点。他在进行了一系列实证性研究之后,提出了“高概率结论效应”(High-probabilityconclusioneffect)的概念。指的是推理者更愿意认同结论概率高于前提概率的推理形式。双重加工系统支持者们为了解决模型理论和模型理论的冲突,开始假设系统一和系统二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律,其中快速简约的系统一可能遵循的是概率模型,而费时严密的系统二遵循的是模型理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研究试图为系统一基于概率模型而运行这一假设提供实验证据。
   本研究在Oaksford的验证条件推理极性偏见实验的基础上,引入了双重任务模式,根据系统一的资源节约性与概率模型的极性效应,实验一提出并验证了以下假设:
   假设1:从总体上看,具有高概率结论的推理可以获得比低概率结论推理更多的认可。
   假设2:从推理形式自变量看,四种推理形式中,具有高概率结论的推理可以获得比低概率结论推理更多的认可。
   研究一:一般性地检验了在工作记忆资源被占用的情况下,高概率结论效应出现的情况,结果发现了较为明显的高概率结论效应,验证了以上假设。
   而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次级任务,进一步考察了只占用语音环的情况下,被试的判断依然是否会出现高概率结论效应,结果证实了这一假设。从而为系统一和概率模型的融合提供了更为具体充分的证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