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维摩诘经》不思议解脱思想研究
【6h】

《维摩诘经》不思议解脱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1 《维摩诘经》及不思议解脱之源流、主旨

1.1 《维摩诘经》的基本情况

1.1.1 《维摩诘经》译本、注本及产生背景

1.1.2 《维摩诘经》的内容及旨要

1.2 “不思议解脱”的发展概略

1.2.1 从原始佛教时期部分经典看

1.2.2 从印度大乘佛教时期部分经典看

1.2.3 从中国佛教时期看

1.3 不思议解脱三种义

1.3.1 本体论意义

1.3.2 境界论意义

1.3.3 方法论意义

2 “不思议解脱思想”之生命存在观

2.1 不思议解脱视野下生命之形成

2.1.1 因果轮回说

2.1.2 十二因缘说

2.2 不思议解脱中生命超越之根本依据

2.2.1 “不思议体”的根本性存在

2.2.2 建立在中道思想上的解脱思维

2.3 不思议解脱中生命存在之理想境界

2.3.1 福慧双修:证如来智慧德相

2.3.2 住于净土:心净则佛土净

3 “不思议解脱”作为修持法门

3.1 作为具体法门的探讨

3.1.1 果地和因地的争辩

3.1.2 “是名住不思议解脱法门”

3.2 作为修持法门的要点梳理

3.2.1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2.2 “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之方便力

4 不思议解脱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4.1 生命价值范畴的界定以及现代阐释

4.1.1 不思议解脱的价值观回溯

4.1.2 建立价值结构模式的借鉴

4.2 修持方式的现代整合运用及观念调和

4.2.1 心灵护理的运用

4.2.2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维摩诘经》在佛教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佛教的发展。据《维摩诘经》的阐述来看,本经核心思想在“不思议解脱”。而不思议解脱思想,多用于论述个体如何成就圆满智慧。鉴于此,笔者论文内容如下。
  首先,梳理《维摩诘经》及不思议解脱之源流、主旨,对论文的研究对象作一个概略了解。具体为:《维摩诘经》的译本注本、产生背景及其内容主旨问题;《维摩诘经》与“不思议解脱思想”的关系;不思议解脱在原始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中国佛教时期的相关表达;《维摩诘经》中不思议解脱的本体论、境界论、方法论三种意义。
  其次,论述不思议解脱思想之生命存在观。依据不思议解脱的本体论意义可知,此“生命存在”实际上是整个解脱思想的出发点及解脱的终极目标。故而,需从生命之构成,生命之超越依据,生命解脱的理想境界三个维度来看待该问题。从佛教背景来看,生命因“思议”而生成,而最能体现“思议而生”者又集中于“十二因缘”“六道轮回”二说。至于生命超越的依据,实际上可分为二,一是“不思议体”的存在,二是解脱方法模式的存在,缺一不可。而不思议解脱思想中的生命理想境界,可集中在福慧双修和净土思想两点上。《维摩经》强调:福慧双修,也就是既有世间福报又有圆满如来智慧功德;净土,“心净则佛土净”,言下之意,不思议视角中,生命因“心净”而展现出理想的智慧境界。
  再次,探讨如何达到“不思议解脱”境界。涉及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关于“不思议”是否能作为一种修行方法的争论。第二,依据《维摩诘经》中所说的“是名住不思议解脱法门”,将不思议解脱当做一种法门并详细分析其要点。
  在论文的最后,进行不思议解脱思想和现代社会的对接探讨。内容集中在不思议解脱的生命价值观对现代伦理价值体系重建的启示,以及不思议解脱思想对现代人身心医疗护理作用的借鉴上。从而,真正体现出不思议解脱思想超越古今的价值所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