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研究
【6h】

我国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概述

1.1 集体管理与延伸性集体管理

1.2 延伸性集体管理的历史起源和发展现状

2 我国引入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的相关争论

2.1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关于“延伸性集体管理”的规定

2.2 利益相关方对引入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评价

2.2.1 肯定论

2.2.2 否定论

2.3 本次修订中争论的焦点问题

2.3.1 著作权延伸性集体许可的法律定性

2.3.2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法律定性

2.3.3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权源

2.3.4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权范围

2.3.5 文化因素和法律环境

3 我国引入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必要性

3.1.1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的新特点

3.1.2 我国著作权立法、司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3.2 可行性

3.2.1 该制度利大于弊的理论论证

3.2.2 我国集体管理组织多年的经验

3.2.3 我国“一揽子许可”的实践

3.2.4 对国外延伸性集体管理的优势借鉴

4 构建我国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4.1 将著作权延伸性集体许可纳入“权利限制’’中,适用“三步检验法”

4.2 明确集体管理组织的权利延伸范围,限定为“特殊情况”

4.3 完善集体管理组织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其的监督

4.4 完善集体管理组织的付酬机制和争议解决机制

4.5 保护使用者的合理预期利益

4.6 提高使用人和著作权人的法律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订酝酿已久,草案几经修改。在先后公布的两稿草案中,立法者引进了一项全新的制度——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顾名思义,延伸性集体管理是在集体管理基础之上的延伸,其与集体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首先从延伸性集体管理与集体管理的渊源入手,介绍延伸性集体管理的由来,并就其历史发展过程做大致的介绍和展现。 集体管理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尚且不长,延伸性集体管理更是鲜为人知。在现行法律未对该制度的性质、地位、具体操作方式以及该制度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相关问题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之前,如何正确认识和客观对待我国对该项制度的引入,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介绍《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对延伸性集体管理的基本规定后,本文归纳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社会评论,并从著作权延伸性集体许可的法律定性、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法律定性、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权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权范围,以及文化因素和法律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为的是抓住各种争论的实质和关键点。经与国外相同及类似制度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的延伸性集体许可定性矛盾,我国的集体管理组织定位过于行政化,其延伸管理没有正当权利来源,其职权范围的界定标准过于概括化,我国缺乏北欧国家独有的文化因素和法律环境。 虽然我国引入延伸性集体管理有诸多的阻挠和障碍,但此举仍值得肯定和赞同,这将从现实需求和实际可行两方面得到验证。本文的最后就如何构建我国符合我国国情的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包括适用“三步测试法”,进一步限定集体管理组织的延伸管理范围,完善集体管理组织的管理和服务,确立科学的付酬机制和全面的争议解决机制,保护著作权人利益的同时兼顾使用者的合理预期利益,加强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

著录项

  • 作者

    刘云;

  •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学科 法律硕士(非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淑珠;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著作权; 延伸性; 集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