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慕课的大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研究
【6h】

基于慕课的大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及思路

1.4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阐述

2.1慕课的概念及特征

2.2学习共同体与大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

第三章 相关理论依据研究

3.1建构主义理论

3.2群体动力学

3.3情境认知理论

3.4协作学习理论

3.5活动理论

第四章 慕课平台的综合分析及大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调查分析

4.1慕课平台的综合分析

4.2大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调查分析

4.3分析与启示

第五章 大学生基于慕课学习的活动模式

5.1制约环境

5.2 活动环境

5.3活动模式总结

第六章 基于慕课的大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案例说明

6.1课程结构简介

6.2对《计算机概论》中的大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分析

6.3案例思考及构建建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研究总结

7.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慕课的风靡,这种大规模、在线的开放课程有着既不同于先前的远程教育,也有别于前几年流行的网络视频公开课,更是与一些网络上的学习工具和在线学习软件有着大的不同。众所周知,传统的远程教育传播形式大多是通过电视、网络等,视频公开课虽然推出大量名校教学资源,但这些方式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而慕课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将教学任务碎片化再重新组合的一种思想。在这种慕课的模式下,全球大量名校致力于“学习的革命”来促进高深知识传播到实践中,将大学的课程、学习过程及师生互动等环节完全地、系统地在线实现。
  在当今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社会情形下,大学生们已不止步于现实中的课堂,为了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及综合能力的提高,网络学习成为了他们对知识建构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在慕课网罗全球大量名校精心设计的教学资源下,相信在高校中将会产生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活动于慕课环境下的大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那些有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们,借助慕课学习平台聚集在一起,通过交流、合作、沟通等方式去解决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在学习经验和心得上共享,推动着整体向前发展的动态学习群体。
  本研究釆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完成以下研究工作:第一,搜索、阅读、筛选及分析现有的文献资料,对现有慕课平台和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综述分析;第二,统计并分析三大慕课平台下国内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和应用相关问卷对大学生利用慕课的情况进行了解,总结出与传统网络学习共同体间的差异;第三,通过前面几章节的概述,概括出这种基于慕课的大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活动模式,分析了模式中涉及的环境制约因素;最后,通过案例进行诠释,希望为慕课资源与大学生网络共同体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