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亲情暴力犯罪”刑罚裁量制度的构想
【6h】

“亲情暴力犯罪”刑罚裁量制度的构想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亲情暴力犯罪”概述

(一)“亲情暴力犯罪”的概念

1.我国古代“亲情犯罪”的刑罚栽量制度

2.我国关于近亲属关系的法律规定

3.统一确定刑法意义上的近亲属范围标准

(二)“亲情暴力犯罪”的类型

1、夫妻之间的亲情暴力犯罪

2、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亲情暴力犯罪

3、其他成年人之间的亲情暴力犯罪

4、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亲情暴力犯罪

二、亲情暴力犯罪的特点与危害

(一)亲情暴力犯罪的特点

1.大部分犯罪动机是由长期积累的矛盾引发

2.激情犯罪案件较多

3.家庭弱者犯罪数量上升

4.作案手法残忍

(二)亲情暴力犯罪的现状——以吉安市检察机关2010年至2015年办理的亲情犯罪案件为样本

1.犯罪主体方面,年轻者犯罪占比高,并呈低龄化趋势

2.文化知识水平总体偏低

3.男女犯罪人数相对持平

4.亲情暴力犯罪案件所占比重大

5.实刑判决率高

(三)亲情暴力犯罪的危害

1.社会道德受到冲击

2.毁坏家庭和谐和破坏社会的稳定

3.家庭修复难度大

三、“亲情暴力犯罪”的刑罚裁量制度分析

(一)对近亲属作为法定情节适用于刑罚裁量制度的分析

1.对“亲情暴力犯罪”案件中的处罚效果分析

2.对“亲情暴力犯罪”的主观要件上分析

(二)我国司法实践中“亲情暴力犯罪”案件的处理

(三)近亲属关系作为法定量刑裁量情节的适用

四、确立“亲情暴力犯罪”刑罚裁量制度的构想

(一)预防亲情暴力犯罪的制度思考

1.完善矛盾纠纷社会联动调处机制

2.着重防控家庭暴力造成的犯罪隐患

3.建立社会心理健康的治疗和辅导机构

4.建立和完善我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5.加强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二)“亲情暴力犯罪”刑罚裁量制度确立的基础

1.亲情犯罪刑罚栽量制度确立的内涵

2.刑罚裁量制度吸收近亲属关系情节的依据

3.近亲属犯罪刑罚裁量制度的适用

(三)、适当应用道德在刑罚裁量制度中的评价作用

1.道德是法律最基本的支撑

2.“亲情暴力犯罪”刑罚裁量制度适用道德评价的必要性

3.“亲情暴力犯罪”刑罚裁量制度中对道德评价的选择与运用

(四)完善我国对亲情暴力犯罪的刑事立法

1.在实体上,完善相关的立法和司法解释

2.在处罚上,可以具体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得到极大发展,刑事犯罪领域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形式和犯罪个体等新动向。其中,亲情暴力犯罪在当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大背景下,其犯罪过程、犯罪结果和社会影响尤为引人关注、让人震惊和忧虑。
  本文所涉论的“亲情暴力犯罪”是指家庭成员以及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或亲戚关系的人员之间发生的对以侵犯被害人的人身健康或剥夺被害人的生命等为目的的暴力性刑事犯罪案件。在中华法系有关的刑事律法规定中,具有亲情关系人员之间发生侵害人身安全的案件,遵循着诸如“准五服以制罪”等伦理原则,这是我国中华法系发展史上的一个明显特色。本文对我国这种以近亲属关系为基础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侵犯人身健康、生命安全等暴力刑事犯罪案件的如何裁量进行了一些深入思考,在结合对亲情暴力犯罪行为人的主观要件的研究基础上,努力尝试研究将以家庭为个体单位的血缘关系因素容纳于亲情暴力犯罪的刑罚裁量制度之中,把家庭成员关系或者近亲属这一具备特别感情基础的法律事实作为特定的法定量刑情节,以便于在案件的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确定法律责任和量刑轻重,并期望能在刑法立法中予以明确。另外,本文还提出在“亲情暴力犯罪”类型的案件的刑罚裁量过程中,适用社会道德规范对犯罪事实的评价作用,以期对犯罪行为人的定罪量刑做出正确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