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琼东南盆地北部坳陷带构造演化及其对煤系烃源岩的控制
【6h】

琼东南盆地北部坳陷带构造演化及其对煤系烃源岩的控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选题依据及意义(Foundation and Purpose)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Existent Problems)

1.3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Research Contents and Technical Line)

1.4论文主要工作量(Quantity of Task)

2 区域地质特征

2.1区域构造背景与盆地发育过程(The regional tectonic background anddevelopment process of basin)

2.2盆地构造特征(Basi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2.3地层发育特征(Stratigraphic features)

2.4 小结(Summary)

3北部坳陷带构造特征及演化

3.1构造特征(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3.2构造演化(Tectonic Evolution)

3.3构造沉降史(Subsidence History)

3.4 小结(Summary)

4同沉积断裂活动性定量分析

4.1断裂活动性定量研究概述(Quantitative Research Overview of Fault activity)

4.2断裂活动性分析(Fault activity analysis)

4.3不同时期断层活动性对比分析(Fault activity analysis at different periods)

4.4控凹断层的时空演化特征(Time and space evolution of control concave faults)

4.5 小结(Summary)

5北部坳陷带崖城组煤系烃源岩发育特征及构造控制

5.1 沉积特征(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Yacheng formation)

5.2构造演化对煤系烃源岩的控制(Howthetectonic evolution controlled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5.3煤系烃源岩分布预测(Prediction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5.4小结(Summary)

6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在琼东南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北部坳陷带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并划分了北部坳陷带不同的构造区块;应用断层落差、断层活动速率及地质演化平衡剖面等方法对研究区同沉积断裂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不同凹陷的聚煤模式,并结合北部坳陷带崖城组沉积相特征,总结了构造演化对崖城组煤系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探讨了崖城组煤系烃源岩的分布规律,并进行了潜在有利分布区的预测。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
  (1)北部坳陷带主要发育NE、NW、近 WE向三组断层,构造样式分为简单半地堑、复式半地堑、地堑及走滑构造。受区域构造事件的影响,北部坳陷带构造演化经历了断陷期、断坳期、区域热沉降期、加速沉降期四个阶段,形成了下断上坳的构造层序。
  (2)北部坳陷带内控凹断裂主要为F5、F3、F6。F5断层东西段分别控制了崖北凹陷、松西凹陷的形成与演化,F6断层则为松东凹陷的控凹断裂。通过对断层活动性的定量分析认为,断层活动性与区域演化保持一致,断陷期活动性较强,渐新世时期为断层主要活动期,渐新世之后断层活动趋于稳定。
  (3)北部坳陷带崖城组主要的成煤沉积体系在崖城组早期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水下扇体系,在崖城组沉积中、晚期主要为潮坪-泻湖体系。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和潮坪环境最有利于成煤作用发生。通过对不同剖面内煤层分布的预测认为崖城组煤系主要发育在半地堑缓坡带辫状河三角洲和潮坪,其次是陡坡带扇三角洲和潮坪。
  (4)构造活动控制了崖城组煤系烃源岩聚集。断陷期及断坳期构造活动较为强烈,形成了北部坳陷带内主要的烃源岩,区域热沉降期仅在局部形成烃源岩。崖城组沉积期的聚煤作用,归结于差异性构造活动控制下的沉积相带的差异。
  (5)通过沉积和构造相结合进行分析,对研究区崖城组煤系烃源岩的分布进行了预测,认为松东凹陷北侧及崖南凹陷大型缓坡带、崖北凹陷东部及南部缓坡带、崖北凹陷西北部区域,同时松东、松西凹陷的过渡地带为潜在有利勘探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