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6h】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Research Trends and Analysis at Home and Abroad)

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Research Ideas and Research Methods)

1.4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Innovative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of Research)

2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分类( Related Subject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2.2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领域(Area of Social Forces Participate in Social Assistance)

2.3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理论基础(Theoretical Basis About Social Forces Participate in Social Assistance)

3 徐州市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现状

3.1 徐州市社会救助工作概况(Social Assistance of General situation in Xuzhou)

3.2 徐州市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主要模式( Main Mode of Social Forces Join Social Assistance )

3.3 徐州市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ocial Force Participate in Social Assistance )

4 影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因素

4.1社会力量发展不足(Imperfect social force development)

4.2相关法律建设滞后(Weak Legal Protection)

4.3 激励监管机制不健全(Lack of Economic Incentives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5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对策建议

5.2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相关政策法规(Perfect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

5.3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激励监管机制(Establishing Social Assistance Economic Incentives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后一道防护网,社会救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这种惠及全民的保障制度,政府有着天然的不可替代的责任,目前我国社会救助主体结构单一,政府部门承担了绝大多数的救助责任,企业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严重不足,加之政府在提供社会救助方面表现出的力不从心,导致我国社会救助形势十分严峻,存在巨大缺口,因而必须调动起政府部门之外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优势,走以政府为主导地位,以社会力量为补充作用的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救助的道路。
  徐州市的社会救助工作辐射的救助人群基数较大,用于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也呈现多元化,相关政策法规相对比较完善,各项救助工作都能顺利开展,但还是存在救助力度有限,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多元主体参与失衡,缺乏有效监管评估机制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社会力量自身的发育不够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政策落后,缺乏激励机制等原因。通过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介入分析以及其他优秀案例的借鉴,在解决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问题方面,应该加强社会力量自身的建设,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相关法律,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主体管理与运行方面的相关机制,以此来提高社会救助的总体水平,保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