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徐州建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环境与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6h】

徐州建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环境与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1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银行移动支付发展必要性与研究理论基础

2.1银行发展移动支付必要性

2.1.1 移动支付概念与特性

2.1.2 银行与移动支付联系

2.1.3 银行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必要性

2.2.1 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

2.2.2 感知风险理论

2.2.3 行为习惯概述

3徐州建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3.1建行移动支付业务介绍

3.2 徐州建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情况

3.2.1手机银行(包括龙支付)发展情况

3.2.2建行卡发卡绑定情况

3.2.3聚合支付商户拓展情况

3.3徐州建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4 徐州建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4.1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策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1行业环境分析

4.2.2竞争对手分析

4.3 内部环境分析

5 徐州建行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1 研究模型的建立

5.1.2 研究变量定义以及研究假设

5.2.1 问卷设计

5.2.2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5.2.3数据分析方法

5.3.1 问卷描述性分析

5.3.2 信度分析

5.3.3 效度分析

5.3.4模型拟合和假设验证

5.4.1 部分假设不成立解析

5.4.2 社会影响对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分析

5.4.3 感知风险对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分析

5.4.4 促成因素和努力期望对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分析

5.5.5 绩效期望和支付场景对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分析

6 徐州建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思路与建议

6.1发展思路

6.2.1 做好产品宣传推广,扩大社会影响

6.2.2 提高移动支付安全性,增强风险防控

6.2.3 用户精准细分,分层次满足用户需求

6.2.4 丰富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6.2.5 结合多种营销活动,增加用户参与度

6.2.6 加强产品开发,简化操作流程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由于移动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全面渗透,电子商务从电脑终端走向移动终端,其涉及的领域和渗透的强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移动支付也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区别于传统现金和刷卡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有着与生俱来的便捷优势,能够满足人们全天候、全区域的支付结算需求。无论是第三方平台、运营商还是各商业银行,多方参与,相互竞争,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不断更新完善移动支付产品,移动支付领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状态。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作为移动支付领域的先行者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商业银行在近几年才逐步形成自己的移动支付业务体系,力求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建行作为国有银行之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中抓住用户移动支付需求对发展建行移动支付业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引起相当的重视。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分析入手,针对徐州建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环境以及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开展相关研究,通过研究结果针对性提出发展对策。首先,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文献相关研究结果后,介绍了相关概念和模型理论,在分析徐州建行移动支付现状基础上,详细剖析了徐州建行移动支付业务内外部环境。随后本文从用户需求及使用意愿出发,在参考研究文献基础上,基于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模型),加入支付场景、用户习惯和感知风险等因素共同构建了用户使用意愿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回收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模拟拟合,验证各影响因素对徐州建行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影响是否显著。 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影响、感知风险、促成因素、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以及支付场景对徐州建行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有着显著影响,用户习惯对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并不是很显著,徐州银行业间移动支付产品同质化明显、竞争激烈,微信、支付宝移动支付方式占据主流地位,徐州建行移动支付产品需要加强与微信等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推出优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最后,结合徐州建行移动支付业务环境分析和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本文提出相关发展思路和具体建议,通过扩大营销宣传、提高安全指数、做好用户分层、丰富应用场景建设、增加优惠等多种营销活动、优化操作流程等措施,探索促进徐州建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新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