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6h】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独立学院的产生

1.2独立学院的现状

1.3独立学院存在的问题

1.3.1独立学院存在的一般问题

1.3.2独立学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问题

1.3.3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概述

1.3.4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研究的初步设想

2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问题分析

2.1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2.2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2.1理论准备不足

2.2.2体制安排不顺

2.2.3管理运作不畅

3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3.1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

3.1.1理论依据

3.1.2现实依据

3.2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应遵循的原则

3.2.1现实性原则

3.2.2针对性原则

3.2.3发展性原则

3.3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成

3.3.1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构成的层次

3.3.2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构成的内容

4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1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

4.1.1理念

4.1.2制度

4.1.3资源

4.2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路径

4.2.1重视理念更新

4.2.2加强师资和管理队伍建设

4.2.3构建适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4.2.4以“能力中心模式”组织教学

4.2.5强化目标评估,以反馈促改革

5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独立学院的前身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二级学院。教育部于2003年4月23日颁布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作为二级学院管理、规范二级学院办学活动的基本政策。《意见》首次提出了“独立学院”的概念,将其定义为“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开始走上一条规范化的发展道路。但伴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影响的日益广泛,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显,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主要表现为目标不明或目标模糊、照搬母体高校或重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等。究其原因则既有理论方面的不足,也有制度安排方面的不当,还有自身管理机制方面的欠缺。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既要立足于理论探讨,更要立足于学校现实。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必须遵循现实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层次上讲,包括国家总的培养目标、独立学院这一教育类型总的培养目标、某个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层次的培养目标;从构成内容上讲,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大要素。 实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分析制约实现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探索实现的路径。制约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因素来自三个层面,即理念层面、制度层面和资源层面。因此,要实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重视理念更新,加强师资和管理队伍建设,构建适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能力中心模式”组织教学,强化目标评估、以反馈促改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