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恽寿平没骨花卉艺术的形式分析——运用沃尔夫林艺术史原理阐释
【6h】

恽寿平没骨花卉艺术的形式分析——运用沃尔夫林艺术史原理阐释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恽寿平没骨花卉艺术的形成及特色

第一节恽寿平没骨花卉艺术的形成

第二节“生香活色”——恽寿平没骨花卉艺术的特色

第二章沃尔夫林艺术史原理的核心概念

第一节沃尔夫林艺术史的核心概念

第二节“图绘的”风格对恽寿平没骨花卉艺术阐释的可行性

第三章对恽寿平没骨花卉艺术的形式的阐释

第一节“图绘的”与“没骨”之对应

第二节造型——“随笔点染,生动有韵”

第三节色彩——“秾纤得中,灵气惝恍”

第四节构图——“参差不伦,意态天然”

小 结

参考文献

致 谢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恽寿平是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为“清初六大家”之一。他的主要艺术成就是开创了“没骨法’’绘画艺术。在清初画界一味仿吉,较为呆滞的画风中,他的没骨画有一股清新鲜活之气,因此不少人推崇他,仿效为之,可谓盛极一时。“清初六大家”之一,恽寿平生前好友王翚在恽寿平过世后为恽寿平遗墨加跋记载:“……顾见平日每画一花,必折是花插之瓶中,极力临摹,得其生香活色而后已。”①“生香活色”,精确的概括了恽寿平没骨花卉的特色,由此被后来品评恽寿平没骨花卉者广为引用。笔者认为,王晕以至现代人对恽寿平没骨花卉的品评和研究多是从创作过程、技法、艺术功能、艺术精神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的。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艺术批评史上最主要的倾向是形式分析的原则。这种原则是排除了艺术的思想内容和整体的价值判断,而只分析作品风格得以显现的要素。海因里希·沃尔夫林,(1864—1945)是瑞士美学家,他曾被认为是继温克尔曼、布克哈特之后第三位伟大的美术史学家。他的特色是把文化史、心理学和形式分析统一于一个编史体系中,不去过多地研究艺术家,而是仅仅盯住艺术品本身,力图创建一部“无名美术史”,把风格变化的解释和说明作为美术史的首要任务。《艺术风格学》这部著作是他艺术史思想的最充分的论述。笔者受此启发,尝试用此著作中形式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明清之际,美术史上如昙花一现般惊艳的恽寿平的没骨花卉艺术进行阐释。本文选择《恽寿平没骨花卉艺术的形式分析》为题,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恽寿平没骨花卉的形成及特色。包括恽寿平的个性特征、探索没骨花卉的过程,和他的没骨花卉艺术的成熟时期和成熟标志。 第二部分,沃尔夫林艺术史的理论的影响,形式分析原则在其代表作《艺术风格学》中阐释,以及沃尔夫林艺术史的理论对恽寿平没骨花卉艺术阐释的有效性分析。 第三部分,运用沃尔夫林总结17世纪欧洲艺术史上出现的“图绘的”风格的特征,对应恽寿平没骨花卉艺术特色;再分别从造型、色彩、构图三方面对恽寿平没骨花卉艺术特色进行了形式分析;最后从作品图像角度出发,丰富对恽寿平没骨花卉“生香活色”艺术特色的揭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