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研究性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
【6h】

研究性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Table of Contents

List of Abbreviations

List of Table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Overview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Key Terms and Basic Concepts

2.1.1 Research-based Teaching

2.1.2 Learner Autonomy

2.2 Theoretical Bases

2.2.1 Constructivism

2.2.2 Humanism

2.3 Previous Studies

2.3.1 Previous Studies on Research-based Teaching Abroad

2.3.2 Previous Studies on Research-based Teaching at Home

2.3.3 Previous Studies on Learner Autonomy Abroad

2.3.4 Previous Studies on Learner Autonomy at Home

Chapter 3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Designs

3.2.1 Quantitative Research Design

3.2.2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Influence of the Two Teaching Modes on Learner Autonomy

4.1.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CC and EC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4.1.2 Differences between CC and EC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4.1.3 Changes in CC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4.1.4 Changes in EC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4.2 Influence of the Research-based Teaching Mode on Learner Autonomy in Relation to Students’ Language levels

4.2.1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er Group and Lower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4.2.2 Changes in Higher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4.2.3 Changes in Lower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4.3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of the Research-based Teaching Mode on Higher and Lower Language level Groups

4.3.1 Reasons in Students’ Situation Dimension

4.3.2 Reasons in Students’ Attitude Dimens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x:

Appendix Ⅰ:Autonomous English Learning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Appendix Ⅱ:Interview Questions

Appendix Ⅲ:A Research-based Teaching Sample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声明

展开▼

摘要

自Holec的《论外语学习的自主性》(1981)问世以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现有文献表明,有关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却有限,尤其对于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则更少。
   鉴于此,本研究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对象,以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内容,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利用研究性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果。其研究问题是:(1)研究性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有何差异?(2)研究性教学模式对不同英语水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有何差异?(3)研究性教学模式对不同水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相关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以问卷调查为研究工具。研究对象为某高职院校两个自然班63名学生。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分略高的为控制班,另一个为实验班。控制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班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实验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同前)。问卷结果运用SPSS17.0进行分析。同时,对实验班的学生根据高考成绩划分为低分组和高分组两部分,分别对两部分学生接受研究性教学实验前后的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得分进行整理,并用SPSS17.0进行了分析。定性研究采用访谈的方法。从实验班学生中抽样选取6名受试作为研究对象,高分组和低分组各3名。
   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有以下主要发现:
   1.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研究性教学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更加有效。在识别教师的教学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的使用、学习策略的监控、英语学习过程的监控五个方面都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其中在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差异最为显著(P=.023),但是在对学习责任的认识和教师角色的认识方面差异没有显著性(P=.325;.407)。
   2.研究性教学对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显著性差异只出现在高分组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学习策略的监控两个方面(P=.001;.002)。
   3.在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学习策略的监控方面,高分组学生呈现显著性差异,因为在研究性教学环境下,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学习策略;低分组学生没有呈现显著性差异是因为与专业课程相比他们不愿意在英语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4.研究性教学对于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识别教师的教学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英语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责任的认识和教师角色的认识方面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原因却有所不同,就高分组学生而言:(1)学生把考试看地过重,忽视了学习的最终目的;(2)一个学期的时间不足以在英语学习过程监控方面引起显著差异;(3)学生没有足够的信心完全承担学习任务;(4)学生还不太适应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的老师角色。对于低分组学生主要原因有:(1)认为学习目标是老师应该考虑的事情;(2)没有毅力去改变学习过程中的缺陷;(3)学习动机不够强,主动承担学习责任不够;(4)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做得更多。
   本研究结果对英语的教和学有如下启示:
   1.教师应充分认识研究性教学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尤其在帮助学生识别教师的教学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的使用、学习策略的监控、英语学习过程的监控五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师应注重对低分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学习策略的监控两个方面的培训,并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增强其学习动机。而对高分学生要以引导、鼓励为主,增强其完全承担学习任务的自信心。
   3.高职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弥补自身的不足,低分学生要主动承担学习责任,高分学生要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学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