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自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6h】

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自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神经内镜在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介绍

论文立项依据

第二章 神经内镜经锁孔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照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章 神经内镜治疗自发脑室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研究局限性

结论

第四章 结论

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第五章 创新性成果及意义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内镜成像技术及手术器械的发展,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得到了不断地扩展。本研究第一部分评价经神经内镜经锁孔入路结合自制可调节工作鞘对比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探讨自制可调节工作鞘的应用价值,以及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技巧、手术时机及预后影响因素;第二部分通过循证医学方法评价神经内镜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新技术的开展提供依据。 方法: 第一部分:根据制定的纳入标准,将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我科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神经内镜组及开颅手术组。共纳入患者51例,神经内镜结合自制可调节工作鞘治疗21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另30例患者行传统开颅手术。以死亡率、血肿量,血肿清除率、感染率、再出血率、NICU住院时间、手术时间、GCS评分、mRS评分、GO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等作为判效指标。 第二部分: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神经内镜治疗自发性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通过检索PubMed,E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及CBM等电子数据库,纳入报道神经内镜对比单独脑室外引流术或脑室外引流术+纤溶酶疗法自发性脑室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纳入研究的相关数据,采用RavMan5.3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同时通过JADA手册对纳入研究进行治疗评价。对于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比值比(OR)作为效应指标,对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MD)作为效应指标,并取95%可信区间。 结果: 第一部分:神经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且神经内镜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4)。两组在死亡率(P=0.27)、GOS评分(P=0.07)、出院时GCS评分(P=0.08)、6个月mRS评分(P=0.49)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神经内镜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率(GOS≥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 第二部分:最终纳入11项研究(5个RCTs,6个对照研究),共680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内镜+脑室外引流对比脑室外引流+纤溶酶疗法在死亡率(OR,0.31;95%CI,0.16-0.59; P=0.0004),有效血肿清除率(OR,25.50,95% CI;14.30,45.45; P<0.00001),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OR,4.51;95% CI,2.81-7.72; P<0.00001),及脑室腹腔引流术依赖率(OR,0.16;95%CI;0.06,0.40; P<0.0001)方面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 第一部分:采用神经内镜经锁孔入路并结合自制可调节工作鞘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满意临床疗效。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血肿清除率,同时降低死亡率及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第二部分:神经内镜+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脑室外引流术+纤溶酶疗法。本研究表明在将来神经内镜+脑室外引流术可能替代目前的纤溶酶疗法成为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