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扬州大学社会体育专业2011--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6h】

扬州大学社会体育专业2011--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调查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1.3.2 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研究

1.3.3 学校培养对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影响

1.3.4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研究

1.3.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的研究

2.调查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 毕业生的就业流向

3.1.1 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流向

3.1.2 毕业生就业的地域流向

3.2 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和工作满意度

3.2.1 毕业生的薪资水平

3.2.2 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

3.2.3 毕业生薪资水平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3.3 毕业生的就业心态

3.4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设置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3.4.1 毕业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

3.4.2 毕业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评价

3.4.3 毕业生对实践教学安排的评价

3.4.4 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

3.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已由2003年的212万迅速增至2014年的727万,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增长的速度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以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速度,社会提供的岗位和高等教育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不匹配现象日渐突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在这种大的环境背景下同样出现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现实之间差距甚大,专业对口(指社会体育的岗位)和基本对口(指凡属体育的岗位)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偏低的现象。因此,研究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前景成为学校、社会、家长、学生等关心的问题。 本文以扬州大学体育学院2011-2013届社会体育专业82名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分析扬州大学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推进我校社会体育专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和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毕业生的行业流向在公务员行政部门的占10.26%,教育教学部门的占23.07%,非体育类企业公司占33.33%,体育产业公司占29.49%,自主创业的占3.85%;毕业生的地域流向主要分布在省内苏中、苏南地区的二三线城市。毕业生的薪资水平略低于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水平,65.38%的毕业生还是比较满意目前的工作,但也有小部分毕业生对现在的工作满意度不高。52.57%的毕业生对在校所学内容不满意,认为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78.2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专业课的设置不合理,表现在“数量多,杂而不精”、“更新慢,内容陈旧”等方面。56.41%的毕业生对学校的实践教学安排不满意,认为实习活动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80.77%的毕业生在大学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规划。57.69%的毕业生不满意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方面在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的存在。 研究结论: 1.毕业生的行业流向主要分布在教育教学部门、非体育类企业公司和体育产业公司这三类。教育教学部门和非体育类企业公司的就业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体育产业公司就业的毕业生呈现上升趋势,毕业生的地域流向趋于省内苏中苏南地区的二三线城市。 2.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整体较好,但也还存在一部分人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分析其不满意原因可能是因为自身的适应性不高,对未来没有做系统的规划,工作压力过大、薪资水平没有达到自身的满意度等。 3.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内容的评价满意度不高,反映出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安排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在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做的也不能够令学生满意。 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比较满意,但毕业生在创新能力、市场意识和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仍需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太少,没有起到连接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纽带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