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保罗·奥斯特小说自我身份书写研究
【6h】

保罗·奥斯特小说自我身份书写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保罗·奥斯特其人其作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名字:符号学中的身份建构

第一节 表征自我的符号转变

一、认同中的名字符号

二、异化中的名字符号

第二节 建构中的名字符号

一、自我命名

二、他者命名

第二章 记忆:犹太意识下的身份印记

第一节 双重记忆下的自我消解

一、创伤记忆——沉沦自我

二、缺席的父亲——悬置自我

第二节 记忆基础上的自我确立

一、写作——定位自我

二、重构——再塑自我

第三章 空间:权力话语下的身份审视

一、房间:童年记忆中的自我呼唤

二、城堡:暴力阴影下的终极反抗

三、城市:死亡氛围中的积极求索

第四章 偶然:存在主义视野下的身份困惑

第一节 偶然统领下的自我隐喻

一、巧合——影射自我

二、偶然——统领自我

第二节 不确定影响下的自我探求

一、主观能动下的自我应对

二、真实基础上的自我探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保罗·奥斯特中译作品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保罗·奥斯特是当代美国文坛上富于创新的犹太裔作家之一,由于他特殊的身份及人生经历,奥斯特经常借助名字符号、空间理论、犹太记忆及偶然性进行写作。他的作品独具特色,他通常运用悬疑侦探小说的外壳,使自己的主人公在有限的空间内因为一场场的偶然事故而陷入自我身份确立的危机。在奥斯特哲学性语言的背后有着强烈的自我指涉意味,在这隐匿的叙事背后,奥斯特向我们展示了后现代语境下的自我的身份问题及生存状态。本论文主要以奥斯特的《纽约三部曲》、《幻影书》、《月宫》、《巨兽》、《偶然的音乐》、《神谕之夜》、《密室中的旅行》、《末世之城》等八本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三本自传,以身份理论为主体,并旁涉符号学、犹太意识、空间理论、权力话语理论、存在主义等相关理论,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及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奥斯特作品中的身份书写进行分析,试图探讨奥斯特自我书写的特点以及当下人的生存状态。 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引言主要介绍了奥斯特的其人其作以及奥斯特所获得的一些成就,关于奥斯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思路。 第一章主要是从符号学的理论入手,分析定义个人符号的名字在文学作品中的转变,结合奥斯特对名字的定位,分析其笔下主人公经历的专名危机、自我命名、他者命名,借助三者分析主人公对自我身份的定位。 第二章主要从时间纵坐标出发,结合奥斯特所受的民族记忆及个人记忆,分析双重记忆下个体自我的消解,面对自我危机的个体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身份塑造。 第三章主要是从空间横坐标出发,从奥斯特经常使用的房间、城堡、城市三种空间意象入手,探求不同空间下,个体自我在权力话语的影响下的生存境遇,及自我对权力话语所展开的不同方式的反抗。 第四章主要是从奥斯特的偶然性世界观出发,分析奥斯特作品中的几种偶然形式及偶然书写的多重作用,并结合存在主义的理论探寻个体面对自身偶然的本质所进行的应对,探讨应对结果背后所蕴含的不确定本质。 结语在分析了奥斯特自我书写的四个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总结了奥斯特自我身份书写在主题、意象的选择上的悖论性,关注视角的扩大以及写作形式的特点。

著录项

  • 作者

    郭文丽;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 授予单位 扬州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蔡同庆;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20;I10;
  • 关键词

    小说; 自我身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