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互联网技术对高血压干预效果的初步应用研究
【6h】

基于互联网技术对高血压干预效果的初步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2.2 不同性别高血压的患病率

2.3 高血压和非高血压人群的一般情况比较

2.4 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1 我国高血压患病情况

3.2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4.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互联网技术对高血压干预效果的初步应用服务模式的理论、构建及设计

1.1 健康管理概述

1.2 国外的健康管理模式

1.3 国内健康管理模式

1.4 健康管理关键信息技术

1.5 小结

2.1 引言

2.2.构建原则

2.3.组织框架

2.4 运行流程

3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健康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3.2.平台功能模块的实现

第三部分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对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效果初步评价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一部分研究内的被确诊的152例高血压患者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干预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1 高血压患者人口学信息

2.2 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的评估

2.3 高血压不同性别健康信念形成率的改变

2.4 高血压干预前后生活行为改变情况比较

2.5 高血压干预前后血压值、BMI、体重、血脂比较

2.6 高血压干预前后用药物依从性比较

3 讨论

3.1 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变化

3.2 高血压干预前后高血压干预前后血压值、BMI、血脂比较

3.3 高血压干预前后用药物依从性比较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医疗模式的研究进展

致谢

目前已发表文章

声明

展开▼

摘要

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目前一致认为高血压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疾病。但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高血压现有的治疗效果及管理模式都不令人满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血压的管理提供了新思路。高血压在我国有2亿患者,针对高血压的慢性病管理体系尚未建立,为了降低心血管的发病率和疾病负担,健康中国的提出要求将互联网推广到医学服务中。
  目的:
  通过对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的心内科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建档,了解该地区的高血压病的致病因素,如健康生活习惯,服药依从性等,然后通过自行设计的新型高血压管理模式对研究者进行干预,达到初步通过互联网技术对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管理模式探索的目的,并优化慢性病的管理服务流程,实现慢性病管理的持续、全程、主动的管理模式。
  方法:
  1.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探索:纳入于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时间段内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的671门诊患者,通过问诊及填写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纳入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的相关资料,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扬州地区高血压致病的危险因素。
  2.新型高血压管理模式的构建:通过理论学习,参考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由高血压类医药代表设计和研发具有不同管理模块的管理平台,初步构建起基于互联网技术对高血压干预的新型慢性病管理服务模式,保证研究的顺利实施。
  3.干预效果评估:通过已构建的互联网干预平台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在干预3个月后,对照干预前后患者的相关指标的变化。管理者经管理平台密切观察患者血压的动态变化,如有异常,则及时通过电话与患者沟通进行沟通,做出指导。在研究结束时,再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干预后数据及血生化数据,然后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高血压控制情况,评估新型管理系统有效性。
  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152例,经系统强化干预后的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达标率明显提高。
  2.干预治疗后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积极的调整,而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用药治疗依从性。
  3.通过对比管理系统干预前后发现,患者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及24小时平均舒张压均明显下降,血压平均值降至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后24小时收缩压变异系数分别为0.13±0.03mmHg和0.11±0.02mmHg,明显降低,其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5)。
  结论:
  该研究探究了扬州地区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将医疗服务服务延伸到了家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