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株功能阻断型CD154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6h】

两株功能阻断型CD154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研究背景

1.CD154分子

2.CD40分子

3.CD40-CD154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4.CD40信号传导的研究进展

5.CD40-CD154与自身免疫

6.CD40-CD154与移植免疫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Anti-CD154 mAb 1B1和4F1在体外同种反应中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一、CD4+T细胞对同种抗原低反应性和特异性免疫耐受的诱导

二、CD40-CD154信号参与移植排斥中血管内皮细胞和CD4+T细胞的相互作用

第二部分可溶性CD154酶联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其运用

结论和展望

缩写词表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 Anti-CD154 mAb 1B1和4F1在体外同种反应中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移植排斥体外基础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MLR是来源于不同个体的淋巴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供体细胞表面HLA-Ⅱ类抗原以及表达的共刺激分子可活化受体T淋巴细胞,活化的T淋巴细胞发生分化、增殖并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该研究应用anti-CD154 mAb 1B1和4F1阻断MLR中CD40-CD154信号,通过检测培养上清的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其表型变化等指标,从而观察1B1和4F1阻断CD40-CD154信号在介导同种抗原的低反应性和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移植对移植物的损害主要包括两种:非同种抗原依赖的局部缺血/再灌注和同种抗原依赖的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这两种损害的共同特征是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和白细胞对移植物的浸润.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ECV)可能通过上调表达某些膜分子,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介导炎症反应.显然移植物的血管内皮细胞首先是作为同种抗原与宿主T细胞相互作用,介导T细胞的同种反应.该研究通过高表达CD40分子的血管内皮细胞和CD4<'+>T细胞的体外共培养,以阻断型anti-CD154 mAb 1B1和4F1为手段,观察CD40-CD154信号介导的CD4<'+>T细胞在移植排斥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第二部分 可溶性CD154酶联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其应用 某些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sCD154水平异常升高,由此推测,可能是来源于活化的CD4<'+>T细胞表达的膜型CD154通过蛋白质水解作用形成的sCD154.业已证实,在炎症反应中,血小板在活化的数分钟内就高表达CD154分子.当它与炎症部位的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表面的CD40分子相互作用,能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反应.CD40-CD154相互作用的数分钟至1小时内,膜型CD154分子通过蛋白质水解形成sCD154.此外,某些血小板活化剂如肾上腺素、凝血酶活化的血小板亦表达CD154分子并释放出sCD154.血清sCD154水平与血小板的数量和血小板的活化程度成正相关.研制sCD154酶联检测试剂盒能为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小板相关性疾病的辅助诊断、疗效估价和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参数,并为探讨其发病机理提供有效的手段.结论:成功建立双抗体夹心sCD154的酶联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明度.首次发现血清sCD154水平高于血浆,活化的血小板或活化的CD4<'+>T细胞膜型CD154水解形成的sCD154是血清sCD154的主要来源.据此研制的sCD154酶联检测试剂盒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空白,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应用推广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