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莫里循与清末民初中国政情
【6h】

莫里循与清末民初中国政情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前 言

第一章莫理循与列强在华角逐

第一节为英国加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推波助澜

一、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与莫理循来华

二、为英国政府和社会了解远东形势提供及时、准确的通讯报道

三、推动英国加入对华争夺

四、质疑“门户开放政策”,鼓吹瓜分中国

第二节鼓吹与挑动日俄战争

一、竭力鼓吹和积极推动英日同盟的建立

二、鼓吹和挑动日俄战争

三、力主彻底打败俄国,反对朴茨茅斯会议

四、莫理循所鼓动的日俄战争对中国清末政治所造成的影响

第三节抨击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中国的的侵略行径

第二章莫理循与清末民初中国政治

第一节辛亥革命前的政治主张与活动

一、同情维新

二、反对义和团运动

三、支持“新政”

第二节辛亥革命:莫理循助袁夺权

一、最初反应:对武昌起义的肯定

二、鼎立襄助袁世凯

三、力促英国政府支持袁世凯建立共和政权

四、蛊惑、恫吓南方革命党人交权袁世凯

五、操纵和策划外国商会向清廷请愿,加入袁世凯的逼宫活动

六、支持袁世凯拒绝迁都南京

七、对于莫理循在辛亥革命中的活动之评价

第三节从出任大总统政治顾问到反对袁世凯“帝制自为”

一、出任大总统政治顾问

二、极力维护袁世凯

三、莫理循心目中的孙中山与革命党

四、反对袁世凯“帝制自为”

第三章莫理循与民国对外关系

第一节莫理循与克利斯浦借款

一、克利斯浦借款出笼的背景

二、为克利斯漓借款奔波

三、克利斯浦借款对莫理循的影响

第二节莫理循与蒙、藏边疆危机

一、辛亥革命前后的蒙、藏边疆危机

二、莫理循关于解决中国蒙、藏问题的活动

三、莫理循与蒙、藏问题之评述

第三节推动中国“参战”

一、莫理循第一次谋划中国参战的失败

二、莫理循的继续努力和中国正式参战

三、莫理循推动中国参战的是非功过

第四节巴黎和会:莫理循为中国出谋划策

第四章奠理循的心路历程

第一节从“种族敌视”到伸张正义

第二节“第二故乡”不了情

第三节莫理循书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后记

展开▼

摘要

该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忠实历史为原则,以档案史料为依据,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这一个案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考察、探讨和诠释清末民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政治演变,探寻中西方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为落后文明一方欲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所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从而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就人物本身而言,该文作为,莫理循在华生活21年期间,其个人对待中国的思想、感情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到中国之初,莫理循是用一种傲慢、鄙视、轻蔑的眼光看待中国的一切,在他的观念中,中国纯粹是世界列强争夺的乐园,而他的职责就是要维护大英帝国在华的利益.这时的莫理循所表现出的完全是一付英国侵略中国'帮凶'的嘴脸.但随着在中国生活时间的延长,亲历了中国国内所发生的一系列政治、社会变革后,莫理循逐渐演变为一个同情中国、热爱中国、维护中国利益,并最终献身于中国事业的中国人民的朋友.该文认为,莫理循对待中国思想、感情、观念上的演变并非纯粹源自于其自身的本性发展,而是与中国社会自身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的.从总体上来看,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的历史毕竟是呈现出一种整体上升和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之间由对抗逐渐走向融合的趋势.中华民族的这种顽强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影响了包括莫理循在内的许多西方来华人士.可以说,是中国的发展影响了他们,改变了他们对中国所持的原有偏见和误解.通过对莫理循的研究,该文认为世界不同的文明之间并非是水火不融,而是可以互动、互通、互融的.中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任何人为的彼此对立,所造成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而加强沟通,相互融会、吸纳,则双方得益.对于在与西方先进文明交汇中相对处于弱势和落后地位中华文明要想赶上和超越西方文明,我们始终应该认识到和把握住以下几点:1、我们必须以宽阔的胸怀接纳和吸收西方先进文明,绝不能再犯孤芳自赏、盲目排外的错误,避免走历史的老路;2、我们只有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才能赢得世界的承认和敬佩;3、中国的发展只能是沿袭一条'和平发展'之路,应力争给世界传递一个'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有益'、'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样一个信息,消除世界,特别是西方国的历史顾虑,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