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当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伦理精神
【6h】

论当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伦理精神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第一章公共知识分子问题的提出

一、知识分子范畴及其内涵

二、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危机

三、公共知识分子的本质特征

四、“公共知识分子思潮”评析

第二章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与现实

一、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考察

二、中国知识分子的发展现状

三、当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形成

第三章当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伦理精神

一、理想境界:公共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

二、责任意识:公共知识分子的内在担当

三、批判精神:公共知识分子的外在诉求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知识分子自古有之,但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范畴,是现代性的特有产物。自19世纪末始,她被誉为“社会的良心”,代表着人类公平、正义、理性和真理等基本价值。然而,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市场经济、后现代社会和知识分子内部分化的三重压力之下,知识分子群体性地发生了转型:背向民众,远离社会,扎进某一领域从事知识研究,蜕变成专业知识分子。面对知识分子公共气息的日益丧失,美国学者拉塞尔·雅各比在1987年首次提出了“公共知识分子”概念,从而引发了人类对知识分子生存、发展等问题的关注。 公共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不仅是文化和知识的传承者,更是社会道义和公共伦理精神的承担者。她出于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借助思想及言语的方式,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通过大众媒介或公共平台,监督和维护着制度的正义和社会的公正。 本文以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危机问题为逻辑起点,以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描述为主要背景,从伦理学的研究视角,对当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伦理精神进行了认真的审视和反思。本文认为,正在形成和成长中的当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价值取向上,追求社会理想境界;二是在内在道德修养上,确立社会责任意识;三是在外在价值诉求上,具有社会批判精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