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L-31在皮肤炎症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6h】

IL-31在皮肤炎症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语

声明

引 言

第一部分 hIL-31基因克隆、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多克抗体的制备

第二部分 IL-31诱导小鼠皮肤炎症

第三部分 IL-31对人表皮角质细胞的作用

第四部分 hIL-31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对人表皮角质细胞的作用

结 论

综 述:炎性白细胞介素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克隆人IL—31基因、构建原核及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及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纯化IL—31蛋白,研究其在皮肤炎症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PMA、PHA刺激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T—PCR克隆人IL—31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通过IPTG诱导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同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将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析rhIL—31在CHO细胞中的表达。Ni树脂纯化在原核及真核细胞表达的his融合蛋白;用不同剂量rhIL—31刺激人表皮角质细胞HaCaT,利用transwell穿孔板检测HaCaT细胞培养上清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趋化作用,RT—PCR、荧光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β(MIP—3β)、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巨噬细胞来源的趋化因子(MDC)及T细胞活化蛋白—3(TCA—3/1—309)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STAT1、STAT3、STAT5磷酸化;小鼠皮内注射该目的蛋白,观察局部炎症表现,皮肤标本HE染色观察皮肤炎性特征,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胸腺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成功获得495bp的全长人IL—31基因,测序正确,经双酶切、PCR和序列测定鉴定,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正确,IPTG诱导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正确,可在CHO细胞中表达。该目的蛋白可刺激人表皮角质细胞HaCaT表达趋化因子MIP—3β、TARC、MDC及I—309,HaCaT细胞培养上清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趋化作用,在rhIL—31刺激后,HaCaT细胞STAT1、STAT3、STAT5磷酸化增加;小鼠皮肤注射部位有脱毛,皮肤标本HE染色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清11—1β、IL—6和TNF—α水平增高,脾脏CD4+T细胞占T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增高,CD8+T细胞亚群占T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减少。 结论:成功克隆hIL—31基因,并构建了hIL—31原核及真核表达载体;应用Ni树脂对原核及真核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IL—31蛋白;皮内注射IL—31可诱导BALB/c小鼠皮肤炎症,局部炎性细胞浸润,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增高,脾脏CD4+T细胞比例增高;IL—31可诱导表皮角质细胞表达趋化因子MIP—3β、MDC、TARC和I—309,细胞培养上清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有趋化作用;IL—31可通过STAT途径转导信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