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康有为的中西文化观
【6h】

康有为的中西文化观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中西文化观之形成

一、“救亡图存”之志的激发

二、传教士与实测之学

第二章对中西文化的比较评估

一、中西文化“仁”“智”之别

二、“仁”“智”并重

三、仁德为体、智巧为用

第三章会通中西:立—神上帝,创普世儒教

一、人性相同,中西文化相通

二、立—神上帝,创普世儒教

第四章文化观与“托古”“仿洋”政治运动的关系

一、“托古”“仿洋”的含义

二、文化观与政治运动的关系

第五章康有为中西文化观的学理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儒学新估”

二、“现今之原动力,将来之导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当于中西文化大碰撞时代的康有为本于救亡图存之旨,在历史、社会及自身三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其独特的中西文化观。他把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归结于“仁”与“智”的区别,认为西方文化之长在于“智”,其短在于“仁”,中国文化之长在于“仁”,其短在于“智”,因而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会通与融合,主张以中国之“仁”为体、西方之“智”为用,来建立“仁”“智”统一的新的文化。康有为认为宗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进而主张仿照西方基督教改造儒学,创建一种普世性的儒教作为其新文化观的核心。康有为的中西文化观是不成熟的,也未取得实践上的成功,但它作为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还是有其特定的历史价值,至今也仍有可资借鉴的现实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