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静脉输注凋亡细胞对异种心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研究
【6h】

静脉输注凋亡细胞对异种心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汉双解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调节性T细胞亚群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豚鼠到大鼠腹腔心脏移植模型,采用静脉输注豚鼠凋亡细胞的方法预处理受体,研究凋亡细胞对异种心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探讨异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机制。 方法: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取豚鼠脾细胞,分四组,分别为A组(空白组),B组(豚鼠正常脾细胞),C组(豚鼠死脾细胞),D组(豚鼠凋亡脾细胞)经后肢静脉输注入SD大鼠,每组5只,输注后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时间点为输注后0天、3天、7天、11天、15天,筛选CD4+CD25+调节性T细胞体内浓度最高值时的天数为心脏移植时间点。移植前检测SD大鼠体内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供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以SD大鼠的淋巴细胞作为MLR的反应细胞,豚鼠脾细胞(正常细胞、死细胞、凋亡细胞)作为MLR刺激细胞,混合培养后检测反应细胞的增殖情况。 心脏移植:供体豚鼠和受体SD大鼠各25只随机分成五组,I组(空白组):未做处理,直接行豚鼠到大鼠心脏移植。II组(CVF组):术前24小时受体腹腔注射中华眼镜蛇毒因子(CVF)40u/kg,手术前下腔静脉注射CVF 60u/kg。Ⅲ组(CVF+豚鼠正常脾淋巴细胞):术前一周输注豚鼠正常脾淋巴细胞,心脏移植术前24小时腹腔注射CVF40U/kg,行大鼠腹部异种异位豚鼠心脏移植,术中静脉注射CVF 60U/kg;Ⅳ组(CVF+豚鼠脾坏死淋巴细胞):术前一周输注豚鼠脾坏死淋巴细胞,心脏移植术前24小时腹腔注射CVF 40U/kg,行大鼠腹部异种异位豚鼠心脏移植,术中静脉注射CVF 60U/kg;V组(CVF+豚鼠凋亡脾淋巴细胞):术前一周输注豚鼠凋亡脾淋巴细胞,心脏移植术前24小时腹腔注射CVF 40U/kg,术中静脉注射CVF 60U/kg;观测指标: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1)凋亡脾淋巴细胞大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第三天即开始升高,至第七天达到最高值,至第十五天又降至正常水平。(2)供受体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刺激效应分别为:凋亡细胞组:380.1±10.10,正常细胞组:590.0±12.71,坏死细胞组:615.7±49.52,凋亡细胞输注组明显低于正常细胞组和坏死细胞组,P<0.05;正常细胞组和坏死细胞组刺激效应无明显差异,P>0.05。(3)IL-10、TGF-β1,Ⅰ组、Ⅲ组和Ⅳ组OD值及浓度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V组与Ⅰ组、Ⅲ组和Ⅳ组相比,OD值及浓度值有明显差异,P<0.05。(4)供心平均存活时间(MST):Ⅰ组28.0±14.20分钟,Ⅱ组325.60±50.69分钟,Ⅲ组360.8±42.47分钟,Ⅳ组317.0±33.54分钟,V组444.20±31.05分钟。V组与Ⅱ、Ⅲ、Ⅳ组组间比较P>0.05。Ⅱ、Ⅲ、Ⅳ组平均存活时间延长较I组明显延长P<0.05,Ⅱ、Ⅲ、Ⅳ组组间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1、静脉输注豚鼠凋亡细胞的方法,可以提高体内HL-10、TGF-β1水平,从而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2、采用静脉输注豚鼠凋亡细胞的方法,能够升高SD大鼠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浓度,调节受体自身T细胞。3、在豚鼠到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中,采用静脉输注豚鼠凋亡细胞的方法,联合使用CVF可以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但不能完全克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AVR)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