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冷漠社会中的良知—论阿瑟·密勒《推销员之死》中的悲剧观
【6h】

冷漠社会中的良知—论阿瑟·密勒《推销员之死》中的悲剧观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Arthur Miller's Literary Career

1.2 Background of Death of a Salesman

Chapter Two:The Formation of Arthur Miller's Concept of Tragedy

2.1 The Influence of Greek and Modern Tragedy Concept

2.2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and Education Background

2.3 The Influence of Jewish and Immigrant Background

2.4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Chapter Three:Arthur Miller's Concept of Tragedy

3.1 Debate on the Existence of tragedy

3.2 Protagonist of a Tragedy

3.2.1 Willy as an Ordinary Man

3.2.2 Willy as a Husband

3.2.3 Willy as a Father

3.3 The Causes of the Tragedy

3.3.1 Tragic Flaws

3.3.2 social circumstances

3.4 Conscience--Miller's Moral Approach to Tragedy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展开▼

摘要

美国当代著名剧作家阿瑟·密勒的剧本《推销员之死》于1949年在纽约首演成功,并震惊了整个美国戏剧界,接连获得普利策奖等多项奖项。自此,密勒就与尤金·奥尼尔和田纳西·威廉姆斯并称为是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戏剧家。然而,它的上演在美国戏剧批评界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作者对传统悲剧理念的颠覆,对普通人人性弱点的剖析以及该剧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都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讨论的焦点。 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引言简要介绍了阿瑟·密勒的创作历程和《推销员之死》的背景。第二章通过分析阿瑟·密勒悲剧观形成的因素,论证了社会大环境和阿瑟·密勒的个人背景尤其是犹太裔移民的身份对阿瑟·密勒独特悲剧观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展现了阿瑟·密勒关怀,同情弱势群体和独立思考的思想根源。第三部分对《推销员之死》引发的评论进行梳理,肯定了该剧的悲剧性。论文通过分析成利·洛曼的生存困境和不懈的抗争,描写普通人在平凡生活背后,有着对生活深刻和全面的理解,他们的抗争超越痛苦,达到精神高度,呈现灵魂的力量,守护生命的尊严,他们才是最适合悲剧的主人公。读者和观众在为主人公惋惜伤感的同时感受到一种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净化,一种希望和奋起的力量。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主人公自身的性格缺陷和社会环境共同导致了悲剧的产生,在物化的现代社会。边缘化的小人物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依然面临严峻的考验。长期以来对密勒悲剧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他引入悲剧的人物究竞能否成为悲剧人物,忽视了密勒悲剧观中的社会批判意识和道德伦理指向,以小人物力悲剧主人公可以看出密勒毕生对人性关怀的追求,他的良知。最后一章总结指出密勒在通过小人物的悲剧,揭示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同时,还深入探讨生存困境中的价值问题,尤其是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指向,从而达到对整个社会的批判敦促人们反省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