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血压人群炎症和内皮功能标志与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的关系
【6h】

高血压人群炎症和内皮功能标志与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语对照表

声明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诊断标准和有关定义

四、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五、质量控制

结 果

一.NIEM组和IEM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比较

二.炎症和内皮功能标志物水平与IEM的关系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蒙古族高血压人群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C-反应蛋白、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II与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的关系,为炎症及内皮功能标志与冠心病或心肌缺血关系提供人群证据,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在蒙古族高血压现况研究的基础上,对468例高血压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进行炎症和内皮功能标志物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C-反应蛋白、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II的检测。采用Epidata数据库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将蒙古族高血压人群按照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组和非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组,描述两组的一般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分析炎症和内皮功能标志物各水平组对缺血性心电图表现者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并进行趋势性检验。 结果: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组的收缩压/舒张压(158/99 mmHg)高于非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组(148/97mmHg),均P<0.01。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组的CRP水平(10.01mg/L)高于非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组(7.15 mg/L),均P<0.01。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组的高C-反应蛋白(≥8.32 mg/L)率高于非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组(34.3%vs19.5%),P<0.05。 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组与非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组之间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349.3 vs.366.8 ng/ml)、细胞间黏附分子-1(299.1 vs.299.5 ng/ml)、E-选择素(24.02 vs.22.95 ng/ml)、肾素活性(1.373 vs.1.378 pg/ml)和血管紧张素II水平(51.3 vs.53.0 ng/ml.h)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 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调整吸烟、饮酒、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体质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后,与C-反应蛋白<4.28 mg/L者相比较,C-反应蛋白水平为4.28~5.57mg/L、5.58~8.31mg/L和≥8.32mg/L组高血压伴发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的OR值分别为1.388(0.740-2.407)、1.365(0.720-2.461)和3.279(1.680-6.399);C-反应蛋白≥8.32mg/L组OR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趋势性检,随着C-反应蛋白水平的增高,高血压伴发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的危险性有增高的趋势,P<0.01。 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286.88 ng/ml者相比较,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为286.88~356.01、356.02~422.80和≥422.81ng/ml者,高血压伴发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的OR值分别为1.173(0.687-2.004)、0.734(0.421-1.280)和0.831(0.474-1.454),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236.58 ng/ml者相比较,细胞间黏附分子-1为236.58~292.67、292.68~361.17和≥361.18ng/ml者,高血压伴发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的OR值分别为1.132(0.658-1.949)、0.756(0.433-1.321)和1.096(0.628-1.914),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E.选择素<15.18 ng/ml相比,E-选择素为15.18~19.54、19.55~28.62和>28.63ng/ml者,高血压伴发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的OR值分别为1.01(0.57-1.80)、0.94(0.51-1.71)和1.28(0.70-2.32),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与肾素活性<1.108 ng/ml.h相比,肾素活性为1.108~1.379、1.380~1.834和≥1.835 ng/ml.h者,高血压伴发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的OR值分别为0.864(0.493-1.516)、0.882(0.501-1.554)和1.056(0.603-1.849),均P>0.05。与血管紧张素II<38.2 pg/ml相比,血管紧张素II为38.2~52.4、52.5~72.9和≥73.0 pg/ml者,高血压伴发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的OR值分别为1.670(0.950-2.937)、0.950(0.526-1.715)和1.306(0.733-2.328),均P>0.05。 结论:在蒙古族人群中,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升高,尤其收缩压水平升高与高血压伴发IEM相关,表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与IEM相关。研究发现,在纳入本研究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C-反应蛋白、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II等反映炎症和内皮功能的6个标志物中,只有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伴发IEM有显著的关联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