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6h】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ol electroretinogram,mf-ERG)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视网膜功能改变中的作用,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早期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和方法。 方法:应用GT-2000NV视觉电生理检查仪,刺激图形为黑白同心圆形波阵,共有63个刺激单元,刺激野30°,检测30例(56只眼)正常对照组、32例(58只眼)眼底无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retinopathy,NDR)和21例(42只眼)轻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患者的mf-ERG,对受检眼同时行标准对数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散瞳眼底检查、眼压检查、检影验光、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三组mf-ERG-阶函数核(first order kernel,FOK)与二阶函数核(sencond order kernel,SOK)反应中a波和b波的潜伏期、振幅总和以及b波的振幅密度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FOK反应:与对照组比较,NDR组总和反应b波振幅总和减低,五个环中0环a波潜伏期延迟,0~3环a波振幅总和、0环和2环b波振幅总和及0环b波振幅密度减低,四个象限中颞下、颞上象限b波潜伏期延迟,颞下、颞上象限a波振幅总和减低,DR组总和反应a、b波潜伏期延迟、振幅总和减低,五个环中0环a波潜伏期及0~3环b波潜伏期延迟,0~4环a波振幅总和、0~2环b波振幅总和及0~2环b波振幅密度减低,四个象限中颞下、颞上象限a波潜伏期延迟,颞下、颞上象限a、b波的振幅总和、b波振幅密度及鼻上象限b波的振幅密度减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2、SOK反应:与对照组比较,NDR组总和反应b波潜伏期延迟,a波振幅总和减低,五个环中0~1环a波潜伏期延迟,0~1环b波振幅总和减低,四个象限中颞下象限b波振幅总和及鼻上、颞上象限b波振幅密度减低,DR组总和反应b波潜伏期延迟,a、b波振幅总和减低,五个环中0环a、b波潜伏期延迟,1环a波振幅总和、0~2环b波振幅总和减低,四个象限中鼻下象限a波潜伏期延迟,颞下象限a、b波振幅总和及鼻上、颞下、颞上象限b波振幅密度减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mf-ERG能在DR出现之前客观定量地评定视网膜功能的变化程度和范围; 2、mf-ERG是一种检测DR的敏感方法,可以为DR的早期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和方法; 3、mf-ERG的FOK反应对DR的早期诊断可能比SOK反应更敏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