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归何处——黑泽明后期电影“回归”主题初探
【6h】

心归何处——黑泽明后期电影“回归”主题初探

代理获取

摘要

黑泽明,一直是日本电影业中的标志性人物。他特别注重对人性的挖掘,许多作品都对当时的日本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他的电影风格也曾波及世界其他国家。前期的黑泽明主体意识突出近乎锋芒毕露,他不愿接受宏观历史文化的制约,而擅长于塑造日本战后坚韧而自立的年轻人形象。他坚信人的持久意志力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然而,当日本社会的持续“进步”在人的精神领域带来更多问题时,他的心态发生巨大变化,其电影主题也在悄然转向,开始转向对于当代人内心世界的探讨,转向对于心灵与自然关系的展示。其电影风格亦开始以平和达观取代强力意志,以心灵洁净取代世界纷争,表现出显著的回归自然、回归童年的意向。
   本文选取黑泽明的后期电影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眼于电影文本的解读与阐释,以归纳与探究其电影中回归主题的内涵。作为回归之处的自然和童年,在日本文化语境中有着特殊的寓意:山川草木悉皆成佛,“自然”是日本文化的原点;拳拳赤子心,“童年”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与乐园。至于回归主题的内在叙事方式,黑泽明则通过寻梦的三个阶段--迷失、质疑、选择来进行,电影中的奇诡梦境与常规现实截然相反,表达了黑泽明对于回归的由衷向往。而外在的视觉言说,黑泽明将其电影色彩呈现得绚丽多彩、开阔明朗,并且以色彩的化繁为简来对应和象征生命历经坎坷后的诗意栖居,配合着电影主题最终通往绿色的回归之路。进而,将电影文本放置在生态批评的视域下,提炼出回归主题的生态价值,这是黑泽明隐藏着的对于重建现代人精神世界的理想与渴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