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髓系抗原表达及JAK1基因突变在T-ALL中的分析
【6h】

髓系抗原表达及JAK1基因突变在T-ALL中的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髓系分化抗原(myeloid associated antigens,My)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JAK1(janus kinase1,JAK1)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及相关细胞系中的发生情况及意义,并分析JAK1基因突变与NOTCH1基因、PHF6基因、FBXW7基因以及WT1基因突变的关系。
   方法:
   采集2006年2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就诊的T-ALL患者,收集其中的107例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FCM)检测的患者的免疫分型,观察髓系抗原不同表达的临床特征以及一疗程诱导化疗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率)。另收集60例T-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以及Jurket,Molt-4,CCRF-CEM细胞系的单个核细胞,其中成人44例,儿童16例,采用基因组DNA-PCR扩增JAK1基因2-25个外显子(第1外显子不编码氨基酸),行基因序列测定来分析JAK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突变的位置和类型;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研究JAK1基因突变及NOTCH1基因、PHF6基因、FBXW7基因以及WT1基因突变的关系。
   结果:
   107例患者中有髓系抗原表达的的患者(My+T-ALL)为70例(65.4%),无髓系抗原表达的患者(My-T-ALL)37例(34.6%)。My+T-ALL中50例(46.7%)的患者表达CD13,34例(31.8%)的患者表达CD33,有CD13和CD33同时表达的有17例(15.9%),CD14和CD15表达的患者各为1例(0.9%)。对其中的人35例病人进行随访,My+T-ALL与My-T-ALL在性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是否具有异常核型方面以及融合基因检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13抗原阳性(CD13+T-ALL)组与CD13抗原阴性(CD13-T-ALL)组以及CD33抗原阳性(CD33+T-ALL)组与CD33抗原阴性(CD33-T-ALL)组在上述临床特征方面差异同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y+T-ALL组与My-T-ALL组患者在诱导治疗28天CR率分别为68.42%、94.12%,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D13阳性患者在诱导治疗28天CR率为64.71%,CD13阴性患者CR率为94.4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8);CD33阳性患者及CD33阴性患者在诱导治疗28天CR率分别为88.89%、76.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8)。在两年OS率方面,没有发现髓系抗原表达对患者的影响。
   44例成人T-ALL中共检测出3例JAK1突变阳性患者,发生率为6.8%(3/44),其中2例为点突变,1例为移码突变,分别位于JAK1基因的第13、16、22外显子区域,造成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另16例儿童T-ALL患者、Jurket,Molt-4,CCRF-CEM细胞系中均未发现JAK1基因突变型。在JAK1基因突变与NOTCH1基因、PHF6基因、FBXW7基因以及WT1基因突变的关联性方面,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JAK1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同时存在PHF6的突变的可能性较大(P=0.0032)。
   结论:
   成人T-ALL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具有髓系抗原表达,其中CD13+T-ALL的诱导治疗缓解率比较低,但在两年OS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初诊成人T-ALL中JAK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为6.8%,低于国外相关报道。JAK1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同时存在PHF6的突变的可能性较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