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胰腺远端切除术中大网膜包裹胰腺残端对预防胰瘘的作用
【6h】

胰腺远端切除术中大网膜包裹胰腺残端对预防胰瘘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动物胰腺远端切除术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手术器械

1.3 其他材料

2.实验场所

3.实验方法

3.1 术前准备与麻醉

3.2 手术过程

3.3 数据收集

二、生化检查

1.血、引流液淀粉酶测定

1.1 试剂

1.2 测定仪器

1.3 检验原理

2.血CRP测定

2.1 试剂

2.2 测定仪器

2.3 检验原理

3.血WBC测定

3.1 试剂

3.2 测定仪器

3.3 检验原理

三、腹部B型超声检查

四、动物尸检及石蜡切片HE染色制作

1.动物尸检

2.石蜡切片HE染色制造过程

2.1 试剂

2.2 取材与固定

2.3 脱水透明

2.4 浸蜡包埋

2.5 切片与贴片

2.6 脱蜡染色

2.7 脱水透明

2.8 封固

3.石蜡切片阅读与图像采集

3.1 使用仪器及图像采集软件

3.2 石蜡切片阅读

五、胰瘘判定标准

六、统计学方法

七、结果

八、讨论

九、结论

十、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语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动物胰腺远端切除术实验,术中应用大网膜包裹胰腺后并缝合胰腺残端,术后比较胰瘘的发生率,探索一种能有效减少胰瘘率且简单实用的新方法。
   方法:将5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
   1、对照组单纯应用5-0 Prolene线U型锁边缝合胰腺。
   2、实验组先将大网膜包裹胰腺一圈后,使其紧贴于胰腺表面,再行对照组相同的方法缝合胰腺。
   两组分别行胰腺远端切除术,利用负吸球+吸痰管组成的负吸装置收集腹腔引流液,记录术后第1-7天腹腔引流液量并检测其淀粉酶值,测量第1、3、5、7天血淀粉酶、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数值。同时,每天观察动物术后的精神状况、有无厌食等临床症状。两周后行腹部B超检查,并将动物处死进行尸检,若发现腹腔存在异常积液或腹腔脓肿形成,则进一步测量腹腔积液的淀粉酶值或行腹腔脓液细菌培养,尸检时将胰腺残端行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
   结果:术后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4例)分别有9例和2例发生胰瘘,其胰瘘率分别为36.0%(9/25)和8.3%(2/24)(P=0.020),实验组中有1例动物因麻醉过深而导致死亡,其数据不列入统计学分析;对照组术后第1-7天腹腔引流液量高于实验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1-7>0.05),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值对照组高于实验组,第3、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0.041,P6=0.026),血淀粉酶值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对照组的血CRP值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0.002);血WBC值统计学无差异性,但对照组数值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实验组则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1.2min士10.9min和53.2min士10.8min,实验组手术时间略长,术后临床症状观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可见胰腺残端边缘有纤维组织形成的厚而致密的“帽子”结构。
   结论:大网膜包裹胰腺残端后,可增强胰腺组织的抗切割能力,且未发现与大网膜相关的腹腔感染、假性囊肿或脓肿形成等并发症的增加;病理学检查结果可见胰腺残端边缘有纤维组织形成的厚而致密的“帽子”结构,可起到预防胰瘘的作用。因此,胰腺远端切除术中使用大网膜包裹胰腺残端可降低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