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的必要性研究
【6h】

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的必要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 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概念界定

3.2 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的必要性讨论

3.3 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的条件和障碍

3.4 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的基本构想

4 研究结论

4.1 高校理应和能够成为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主阵地。

4.2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全面进入高校是一条切实可行的“中国发展道路”。

4.3高校有能力对“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中国传统体育独树一帜,堪称世界体育文化史中的奇观。但在西方体育文化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今天,代表着中国古代智慧的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不可避免地处在了被忽视和被边缘化的境地,生存现状不容乐观,部分“遗产”也正处在不可逆的损毁和消失过程中。因此,无论是从抢救珍稀濒危文化遗产的角度,还是从对自身民族文化认同的角度,保护与传承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都已经迫在眉睫。
  怎样保护、继承、发展和弘扬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高校教育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和高校教育三方面入手,论证了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的必要性,指出了高校在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的基础、资源和优势以及所存在的障碍,并初步提出了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的基本构想和思路。文章得出的主要研究认识是:第一,高校应成为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主要阵地。因为在我国全民教育体系中,如果失去了高校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就意味着丢掉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同样需要高校的支撑,充分利用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可以不断提升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质量和效益。第二,对于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来说,高校的介入和重视,是一条切实可行的“中国发展道路”。第三,高校应该和可以对“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保护和弘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