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4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诊断方法分析
【6h】

24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诊断方法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诊断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年龄因素

2、生化指标

3、影像学诊断

4、ERCP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缩略词表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生化指标(ALT、GGT、ALP)、影像学方法(B超、MRCP、EUS)及ERCP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作用。
   方法:对240例经ERCP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血清生化指标、B超、MRCP及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率。收集的数据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结果:胆总管结石好发于年龄大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胆总管结石合并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的比率为66.7%;胆总管结石合并ALT、GGT、ALP升高判断结石存在的准确率分别为56.7%,72.9%,67.1%,GGT与ALP指标的上升具有一致性,可作为诊断胆总管结石较为敏感的指标,但GGT的升高作为判断可能存在的胆总管结石的意义更大。三种影像学方法中,B超的诊断符合率为81.6%,MRCP的诊断符合率89.4%,EUS的诊断符合率97.4%,B超组与MRCP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超组与EUS组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MRCP组与EUS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超在一般情况下因快捷、无创等优势仍可作为诊断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但诊断准确率在所有影像学诊断手段中最低;MRCP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能为临床提供十分直观的影像资料;EUS诊断符合率最高。
   结论:血清生化指标(ALT、GGT、ALP)、影像学方法(B超、MRCP、EUS)对胆总管结石诊断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MRCP、EUS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ERCP术前常规的检查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