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
【6h】

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视角

第一章 乡镇与乡镇治理

第一节 我国乡镇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我国乡镇治理模式的演变

第三节 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乡镇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的地方(基层)治理

第二节 国内乡镇治理改革的探索

第三节 我国港台地区的基层治理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南乡镇的发展与治理改革的动因

第一节 苏南乡镇的发展之路

第二节 苏南乡镇的总体特征

第三节 苏南经济强镇发展呼唤治理改革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南强镇扩权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第二节 苏南强镇扩权的具体措施

第三节 苏南强镇扩权实践中的若干创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南强镇扩权后的成就与问题

第一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产生的若干困惑

第三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产生困惑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推进我国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对策与思考

第一节 注重思想认识的提升

第二节 注重制度设计的引领

第三节 注重要素功能的完善

第四节 注重权力运用的规制

第五节 注重城市演进的方向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致谢

展开▼

摘要

乡镇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最低一级建制的地方基层政府,乡镇不仅承担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也是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自古以来,我国以农耕文明而著称,与之相对应的是乡镇发育早,历史悠久。从秦汉的乡亭制开始,到隋的保甲制,以及皇权、绅权和族权的长时间稳定共存。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并存向乡政权制、人民公社制到乡镇政府发展,乡村组织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多次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使乡镇政权不断有效地适应了时代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国乡镇的发展明显提速,并出现了分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形成不同的乡镇类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改革发展的先机,一大批乡镇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发达的乡镇,正在向新型小城市方向而迈出坚实的步伐,但是他们又普遍面临着职权、管理体制、机构配置和公共服务等诸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障碍。创新经济强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苏南地区作为“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是全国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其经济强镇的快速崛起,不仅改变了苏南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也对苏南区域增长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选择苏州经济强镇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可以挖掘苏南强镇扩权独创性的做法和个性的价值和成效;另一方面,可为后续的扩权强镇提供可贵的经验,对全国后发达区域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提供启迪和借鉴,甚至还可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答案,必须在探索中积累经验、研究对策、总结完善。笔者对已有的一些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评述,同时结合自己直接参与强镇扩权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认为强镇扩权不仅是要理顺县镇之间的权责关系,消除现有的体制性障碍,更要突出以“善治”为引领,加快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乡镇治理成效,使乡镇政府成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有限型、责任型和法治型政府。
  第一部分,导论。这部分主要探讨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重点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深度分析相关理论,从而得出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部分,乡镇与乡镇治理。通过历史分析法,对我国乡镇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梳理了我国乡镇治理模式的演变,揭示了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政权体制的发展变化以及乡镇政府的角色演变,并对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剖析。
  第三部分,国内外乡镇治理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通过比较研究法,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地方及乡镇治理积累的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其对我国推进乡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借鉴与启示。
  第四部分,苏南乡镇的发展与治理改革的动因。苏南地区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工业基础,并抢抓开发开放的机遇,崛起了一大批综合实力不凡的“经济强镇”,凸现了经济总量大、人口集聚度高、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特色鲜明等特征。本部分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角度的因素分析来总体把握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宏观环境和影响因素。并对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动因,从经济动力、政治动力和现实动力三大方面进行作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与苏南经济强镇谋求可持续发展之间形成强烈的冲突,必须要通过重构治理模式,从而拓展发展空间,激发体制活力,提高发展绩效。
  第五部分,苏南强镇扩权的实践探索。苏南经济强镇根据自身实际,并在国家、省和市等各级政策制度的引领下,围绕扩大管理权限、开展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优化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创新经济强镇的管理体制等方面作了全新的探索。
  第六部分,苏南强镇扩权后的成就与问题。本部分在论述苏南强镇扩权带来的正效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其背后的原因。苏南强镇通过扩权改革,在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等自身体系调整优化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与此同时,在放权的合法性、资源政策倾斜、政策执行、权责匹配、体制障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七部分,推进我国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对策与思考。论文指出,从强镇扩权向扩权强镇延伸和提升,须从思想认识的提升、制度设计的引领,要素功能的完善、权力运用的规制以及城市演进的方面等方面着手,持续推进配套改革,以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与思路,谋求改革的深化,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第八部分:结论。主要概括出本文的几点基本结论,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