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方案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6h】

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方案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 言

1.1选题依据

1.1.1开放中小学校体育场地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途径

1.1.2方案实施是落实方案计划的关键

1.2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学校体育设施

2.1.2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2.2国内外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研究概况

2.2.1国外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研究概况

2.2.2国内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研究概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问卷调查法

3.2.3数理统计法

3.2.4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苏州市中小学校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方案实施的情况

4.1.1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

4.1.2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情况

4.1.3苏州市中小学校对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方案》的了解情况

4.1.4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校园安全保障情况

4.1.5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入校锻炼者安全保障情况

4.1.6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组织管理情况

4.2方案实施后入校锻炼者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

4.2.1锻炼场地选择情况

4.2.2居民参与锻炼的时间情况

4.2.3锻炼者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信息的来源情况

4.2.4入校锻炼者对学校场地设施开放的满意度

4.3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现实困境

4.3.1意外事故安全责任划分问题

4.3.2组织管理问题

4.3.3经费投入问题

4.3.4锻炼者不文明行为频繁出现

4.3.5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

4.3.6上级部门对开放学校的监督约束乏力

4.4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的实施策略

4.4.1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明确场地开放过程中各方的责任

4.4.2健全开放管理制度,吸收引进专业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4.4.3政府积极落实开放保障经费,保证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工作的持续开展

4.4.4学校应加强对入校锻炼者的管理,锻炼者应做到自我约束,相互监督

4.4.5建立相应的监督、宣传组织机构,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7 附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健身的热潮也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社会性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缺乏,现有体育场地设施设备不足,新建体育场地周期又长,所以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对此,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在我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社区体育工作意见》中明确规定:各种国有体育场地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政策的有效执行使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采取的具体方案也不一样。本文以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方案的实施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苏州市28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方案实施情况做了详尽地调查、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有:
  1、苏州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情况,基本上达到了《方案》计划开放目标,除了因校园重建、场地改造等原因还未开放的4所学校外,其他的均已完成开放工作。
  2、在开放的过程中,有的学校主动出谋划策为市民锻炼提供保障。
  3、政策执行机构对于政策执行的力度、广度、深度还不够,具体监督、考核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对待开放工作的热情度不足,影响了该《方案》的实施效果。
  4、苏州市上级管理部门对场地开放保障经费下发不及时,影响了学校开放的积极性,使得方案实施效果与方案目标有一定距离。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1、苏州市上级组织部门应督促场地改造一直没完成的学校早日完成改造工程,尽早打开校门,服务于社会大众。
  2、学校应加强对体育场地开放的宣传,借用社区、师生等来做推广宣传,并充分利用低廉的网络宣传,吸引健身人群和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到学校来活动、锻炼,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
  3、学校体育场地在对社会开放的过程中应以社会为平台,以锻炼者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开放时间,最大限度开放体育设施,尽可能多的为社会大众谋福利。
  4、注重舆论的引导作用,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相关部门可通过舆论工具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重要性的认识,引起社会关注,同时促使入校锻炼者自觉爱护学校体育器材及环境、维护学校教学秩序、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5、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使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在制度的规范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6、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积极落实开放专项保障经费,并且政府各部门、社区居委会、学校、社区居民之间应相互理解与配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