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动物即我们”——小说《洪水之年》动物问题研究
【6h】

“动物即我们”——小说《洪水之年》动物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Margaret Atwood and Her Novels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Margaret Atwood’s Concern with the Animal

1.4 The Question of the Animal and Forma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Exposing Animal Victimization

2.1 Violence in Nonhuman Animal Experimentation and the Analogy of Experimental Trial on Human

2.2 Exploitation in Nonhuman Animal Consumption and the Analogy of Commodification of Human Body

2.3 Power Control over Nonhuman Animal Pet and the Analogy of the Subjugated Human Other

Chapter Three Reflecting on Human-Animal Relationship

3.1 Criticizing Human Superiority

3.2 Recognizing the Connection with Nonhuman Animals

3.3 Proposing a Fellowship among all the Creatures

Chapter Four Constructing the Human Animal

4.1 Constructing the Human Animal in Reversed Position

4.2 Constructing the Human Animal in Circular Progression

4.3 Constructing the Human Animal in Individual-Population Relationship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展开▼

摘要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2000年英国布克奖得主,并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出版于2009年的小说《洪水之年》是她的又一力作。作为《羚羊与秧鸡》的续篇,小说推测了未来世界全球范围内可能存在的种种冲突,并作为文学虚构参与讨论动物问题,小说对动物问题的剖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揭露动物受害现象,反思人类与非人类动物关系以及构建人类动物。
  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作者阿特伍德及其作品、小说《洪水之年》的相关文献、动物问题综述、阿特伍德对动物问题的关注以及本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分析小说对非人类动物受害现象的揭露,指出非人类动物受害与人类他者受害在实验、消费和权力控制中相似性,两者都因类的差别而遭受迫害。第三章集中讨论小说对人类与非人类动物关系的反思。“上帝的园丁”是小说中的宗教组织,因其教义及成员生活独立于灾前人类中心思想主导的世界,成为反思人类与非人类动物关系的重要声音,这种反思即是反对人类的至高无上性,认可人类与非人类动物之间的关联,并积极与非人类动物建立伙伴关系。第四章着重分析人类动物的构建。人类动物处在灾后世界的三种关系中,即与非人类动物的颠倒关系,生与死循环关系以及个体-种群关系。灾后世界中的人类动物境遇窘迫,面临灭绝的威胁,与非人类动物的边界日益模糊,与此同时,爱与同情维系着幸存者们,成为构建人类动物并维持其持续存在的重要因素。
  第五章为结论,小说虚构世界中对动物问题多个维度的讨论与现实世界中作者与读者通过多种媒介的互动共同展现了面对动物问题的一系列伦理选择。作为一名关注伦理的作家,阿特伍德通过小说《洪水之年》表现了文学虚构在批判、重构人类以及非人类动物之间伦理秩序并参与动物问题讨论的独特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