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影响因素
【6h】

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影响因素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资料收集

三、实验室检测

四、诊断标准和研究结局定义

五、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一、自然绝经的年龄

二、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

三、围绝经期症状影响因素

四、围绝经期症状与围绝经期保健的关系

五、围绝经期症状与妇科普查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自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过渡到无生殖能力的老年期、围绕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一般发生在40~60岁之间。围绝经期包括绝经前2~5年和绝经后一年,它是妇女一生中重要的生理时期。有2/3的妇女可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
  目的:
  通过描述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现患情况,分析人口学、社会、经济和行为因素对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发生和认知的影响;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并且对这一特定时期的保健知识的认知和社会适应,促进健康,改善生命质量,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基础信息和决策依据。
  方法:
  以2014年3月-8月自愿前来参加社区居民妇科普查的40~60岁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在杨浦区六个街道中,依次纳入符合条件的40-60岁妇女1000名为研究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所有合格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对象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围绝经期症状和Kupperman评分,围绝经期生殖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激素替代疗法、围绝经期保健相关知识和态度、围绝经期保健知识需求)。参加研究的妇女,在完成问卷调查后,再接受妇科体检。资料整理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研究共纳入1000名合格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890份,应答率达89%。
  1.围绝经期症状现患情况:在完成调查的890例围绝经期女性中,有围绝经期症状者609人,占68.4%。最常发生的前五个症状为:潮热出汗51.5%,失眠50.9%,疲乏50.3%,骨关节痛44.9%,头痛41.9%。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围绝经期症状与年龄、职业及经济状况等有关(p<0.05),50-55岁年龄组、退休及下岗和收入较低的妇女围绝经期症状患病率较高;不同的月经情况、性生活满意度、健康状况也与围绝经期症状患病率有关(p<0.05)。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在职情况、绝经年龄、生育胎儿数和性生活满意度(p<0.05)是影响围绝经期症状的主要因素。
  2.围绝经期保健知识认知情况及保健需求:发生围绝经期症状的妇女中正在采用或既往采用过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仅有16例(1.8%)。95.1%的妇女有意愿了解围绝经期知识。选择有关围绝经期知识获取渠道来源于同事朋友占39.6%,媒体占27.7%,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认为需要健康教育比例逐渐增加,而处于绝经后期症状减少的认为不需要健康教育比例逐渐增加。
  3.妇科疾病患病现患情况:被接受调查的围绝经期妇女妇科疾病患病率为75.7%;围绝经期妇女妇科疾病患病率最高的是老年性阴道炎,为20.78%,其次为子宫肌瘤,为16.29%。
  结论:
  1.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患病率高,严重影响着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除临床治疗外,应加强健康教育及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
  2.女性围绝经期妇女绝经症状出现与职业、绝经年龄、生育胎儿数和性生活满意度有关。可见围绝经期症状除了与内分泌有关,还与文化、家庭、婚姻和身体条件等有关。因此围绝经期症状的治疗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整体治疗。
  3.围绝经期女性妇科疾病患病率以老年性阴道炎的患病率最高,其次为子宫肌瘤。
  4.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知识薄弱,加强开展中老年妇女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延长妇女健康寿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