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监狱与社会协同矫正模式研究
【6h】

监狱与社会协同矫正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写作背景和写作意义

(二)有关概念界定

1.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2.矫正社会化

3.监狱与社会协同矫正

(三)理论视角与渊源

1.刑罚人道主义理论

2.教育刑理论

3.刑事补偿制度

4.行刑效益理论

5.社会支持理论

6.协同论

(四)研究方法

一、当前江苏监狱矫正社会化的具体表现与特点

(一)具体表现

1.加大亲情帮教力度

2.广泛开展社会帮教

3.积极服务罪犯回归

4.主动延伸矫正触角

(二)呈现特点

1.从矫正场所来看,既有狱内矫正,又有狱外矫正,以狱内矫正为主。

2.从矫正环节来看,既有“上游”预防,又有“下游”支持,都是监狱对外的主动延伸。

3.从矫正参与主体来看,既有罪犯亲属,又有社会公众,更有政府机关部门的广泛参与,参与主体较为广泛。

4.从矫正内容来看,既有认知层面,又有技能层面,多数依据罪犯整体矫正需求。

二、当前江苏监狱矫正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假释适用率低,矫正场所特定

2.工作零打碎敲,缺乏长效机制

3.监狱主体突出,社会主体不显

4.制约因素较多,实施面临困难

5.自身存在不足,难以满足需求

(二)原因分析

1.矫正社会化的观念基础还未很好确立

2.矫正社会化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具体细化

3.监狱分管分押现状不够科学合理

4.矫正工作内在规律研究不够深入细致

5.信息技术运用不够广泛高效

三、监狱与社会协同矫正模块设置与措施探讨

(一)国际社会矫正社会化有关经验借鉴

(二)监狱与社会协同矫正模块探讨

1.监狱视角:罪犯设施内处遇的多样化模块

2.社会视角:社会矫正资源的协作化模块

3.立体视角:监社协同矫正的实施模块

(三)监狱与社会协同矫正的具体措施

1.提升认识,强化社会参与力度

2.加强调研,完善协同矫正法律法规

3.科学评价,规范推进罪犯分管分押

4.完善监督,提升协同矫正的实效性

5.集聚力量,加快矫正队伍建设

6.创新形式,加强先进信息技术运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型的刑罚执行方式,具有行刑成本低、参与力量广、矫正效果好等优点。但我国的社会矫正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社会参与的意识还较为薄弱。本文内容以此现状为中心,结合江苏监狱矫正社会化工作实际情况展开,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当前江苏监狱矫正社会化的具体表现与呈现特点。从亲情帮教、社会帮教、罪犯回归、触角延伸等角度,展现江苏监狱矫正社会化的现状;从矫正场所、矫正环节、矫正参与主体、矫正内容等方面,阐述了江苏监狱矫正社会化的特点。
  第二部分分析了当前江苏监狱矫正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重点从工作体制、参与主体等方面,剖析了当前矫正社会化的问题;从社会理念、法律制度、工作实操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三部分提出了完善推进矫正社会化制度的措施。主要结合存在的问题,从经验借鉴、模式探讨、协同参与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