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佛教与监狱服刑人员矫正研究——以佛光山监狱教化为例
【6h】

佛教与监狱服刑人员矫正研究——以佛光山监狱教化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佛教监狱教化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民国前佛教监狱教化略述

第二节 民国时期佛教监狱教诲略述

第三节 民国佛教监狱教诲在台湾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章“苦”与“恶”:佛教用于监狱服刑人员矫正的切入点

第一节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第二节 佛教与监狱服刑人员的“苦”与“恶”

第三节 从止苦去恶到安心向善

第四章 台湾佛光山监狱教化概况及案仞分析

第一节 佛光山监狱教化运作模式

第二节 佛光山监狱教化案例分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如何提高监狱服刑人员矫正成效,减少服刑人员出狱后的再犯率始终是关乎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也是监狱和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和探索的问题。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于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与传统儒道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其实现个人解脱的教义和方法,还承担起了社会教化的责任,即:起到了帮助众生脱苦,为社会去恶的重要作用。但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尚没有将佛教文化运用于监狱服刑人员矫正中去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本文即在这样的情况下,探讨佛教运用于监狱服刑人员矫正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为什么佛教能够用于监狱服刑人员矫正中?佛教怎样运用于监狱服刑人员矫正中去?此是本文研究的两个重点。本文以跨学科比较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一方面尝试从佛教和监狱矫正所共同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服刑人员的“苦”和“恶”的问题出发展开论述,一方面以台湾佛光山监狱教化为例来展现佛教用于监狱服刑人员矫正的方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大陆监狱将佛教用于服刑人员矫正中的合理性建议。
  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以此为本文研究作以说明和铺垫。
  第二章介绍了我国佛教监狱教化的历史沿革,本章从民国前我国佛教用于监狱教化的情况,民国时期我国佛教监狱教诲的情况,以及民国佛教监狱教诲在台湾的延续和发展的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以此说明我国有将佛教用于监狱服刑人员教化中的传统。
  第三章从“苦”和“恶”两个角度出发,分别考察了佛教对人“苦”和“恶”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监狱中服刑人员所面临的“苦”和“恶”的问题,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从理论上说明佛教能够用于监狱服刑人员矫正,以及佛教用于监狱服刑人员矫正能够起到的安心向善的作用。
  第四章则介绍了佛光山监狱教化的情况,并通过分析佛光山监狱教化的案例,展示其用于监狱教化的佛教教义和方法等。
  最后是结语部分,在总结前文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陆将佛教用于监狱服刑人员矫正中去的建议。
  总体来看,本文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创新:其一,填补空白,即填补佛教用于监狱服刑人员矫正的历史、教义、实践的研究空白,填补大陆对佛光山监狱教化制度及教化案例分析的研究空白;其二,提出服刑人员承受和面临的“苦”、“恶”问题是佛教用于监狱服刑人员矫正的两个切入点,通过使用佛教教义和方法,在解决监狱服刑人员“苦”和“恶”问题的基础上,使他们安心服刑,改过迁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