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诉”的概念研究——以“裁判请求”为替代
【6h】

“诉”的概念研究——以“裁判请求”为替代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诉”之语义探究

一、“诉”的涵义

(一)“诉”的语义

(二)诉的司法语境

(三)诉的制度渊源

二、“诉”之语词属性

(一)“诉”与诉讼

(二)“诉”与起诉

第二章 “诉”之概念的教义

一、“诉”的学说争鸣

(一)行为说

(二)制度说

(三)请求说

(四)手段说

(五)声请说

二、学说分歧

(一)“诉”的归结点

(二)诉的内涵

三、学说缺陷分析

第三章 “诉”的内涵分析

一、“诉”的内涵解析

(一)“诉”的要素

二、“诉”的相关概念

(一)“诉”与诉的利益

(二)“诉”与诉权

三、“诉”的概念之冲突

(一)“请求说”的内在矛盾

(二)立案登记制之下的当事人适格矛盾

(三)诉的要素的矛盾

(四)诉权性质之矛盾

(五)诉的利益功能之矛盾

第四章 裁判请求对“诉”的替代

一、“诉”的运作形态——裁判请求的民事诉讼形态

二、以“裁判请求”替代“诉”的理论设想

三、“裁判请求”替代“诉”的合理性

(一)“裁判请求”的本质是请求

(二)程序意义与实体意义得以理清

(三)顺应立案登记制潮流

(四)契合诉权的性质

(五)兼顾诉的利益的各项功能

四、“裁判请求”对当前理论困境的克服

(一)缓和学说理论冲突

(二)平息要素纷争

(三)契合多元诉讼目的

(四)构建符合国情的诉讼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对“诉”的概念众说纷纭,各种不同的学说各具合理性,但又存在一定的瑕疵,难以形成统一的见解,并由“诉”的概念的模糊产生了一些理论上的争议。从“诉”的本义、渊源、语词属性、内涵等方面看,“诉”实际上就是一种由当事人提出的请求。本文旨在通过对“诉”的语义分析和内涵分析,理清“诉”的本质是一种请求,探究有关“诉”的概念的各学说的缺陷以及其与诉讼法理论、实践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尝试以“裁判请求”的概念替代部分“诉”的概念,以此解决“诉”的概念的模糊问题,缓解理论上的争议。“裁判请求”的概念能够充分体现“诉”的本质,并且可以解决“诉”的概念通说所存在的一些理论缺陷和由“诉”的概念引发的理论困境。用“裁判请求”的概念替代“诉”,符合我国当前理论和实践的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