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公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公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3质量控制

2.4资料整理与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3.2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公平性研究

3.3青少年同伴关系公平性研究

3.4青少年师生关系公平性研究

3.5青少年家庭环境公平性研究

第四章 讨论

4.1青少年心理健康公平性问题

4.2青少年同伴关系健康公平性问题

4.3青少年师生关系健康公平性问题

4.4青少年家庭环境健康公平性问题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公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现状、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家庭环境情况。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分析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收入、文化、职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公平性状况,为制定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以及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减少其健康不公平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次研究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的一项横断面调查,应用自制的青少年一般状况调查表、《同伴关系满意度量表》、《师生关系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苏州市12所中学(6所初中、6所高中)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500份,收回2500份(应答率100%),剔除数据缺失和无法补充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393份(有效率95.7%)。应用Epidata3.10建立数据库,将获得的所有资料录入,运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检验水准设为0.05,采用一般性描述、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对苏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家庭环境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相关的卫生统计学方法及社会医学理论知识,应用EXCEL2010软件计算极差、差异指数和集中指数等衡量公平性的指标,定量分析苏州市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家庭环境特征的公平程度。
  结果:
  1.本研究中苏州市中学生 SCL-90量表得分≥160者有679人,占总人数的28.4%,其中男生292人,占12.2%,女生387人,占16.2%,初中生271人,占11.3%,高中生408人,占17.0%;阳性项目数≥43项者有712人,占总人数的29.8%,其中男生286人,占12.0%,女生426人,占17.8%,初中生287人,占12.0%,高中生425人,占17.8%;至少一个因子分≥2分者有991人,占总人数的41.4%,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在强迫和恐怖两个因子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女生的比例均高于男生;至少一个因子分≥3分者有330人,占总人数的13.8%,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在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这四个因子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在焦虑和恐怖因子方面的比例高于男生,而男生在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方面的比例高于女生。家庭收入水平越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症状检出率越低,各家庭收入层次的检出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不同社会经济学指标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均存在不公平,且不公平程度均为女生大于男生。以不同收入水平的不公平程度最大,集中指数为-0.196,其中男生为-0.160,女生为-0.257。
  2.本研究调查对象的同伴关系不良率为34.1%,其中男生为40.3%,女生为28.6%,不同性别、年级和户籍之间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的同伴关系不良均存在不公平,且都倾向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与收入相关的同伴关系不良的不公平程度最大,集中指数为-0.203。与各社会经济学指标相对应的青少年同伴关系不良的不公平程度均为女生高于男生。
  3.本研究调查对象的正向师生关系(亲密度、满意度和支持性)检出率为44.6%,负向师生关系(冲突性)检出率为44.9%。正向师生关系在不同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两方面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负向师生关系在不同性别、年级和户籍三方面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向师生关系在父母不同文化程度两方面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负向师生关系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母亲不同文化程度两方面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的师生关系均存在不公平,正向师生关系倾向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群,与母亲文化程度相关的正向师生关系的不公平程度最大,集中指数为0.064;而负向师生关系倾向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其中与收入水平相关的不公平程度最大,集中指数为-0.086。
  4.本研究调查对象的十个家庭环境特征因子的检出率分别为亲密度37.4%、情感表达48.9%、矛盾性45.0%、独立性42.2%、成功性30.3%、文化性50.0%、娱乐性59.6%、道德宗教观32.1%、组织性35.3%和控制性39.6%。与不同社会经济学指标相对应的十个家庭环境特征因子均存在不公平性,矛盾性检出率倾向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而其他因子均倾向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群。
  结论:
  1.本研究中青少年存在轻到中度的心理健康症状,且女生高于男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青少年心理健康在不同社会经济学指标中均存在不公平,以不同收入水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公平程度最大,不同性别的不公平程度为女生高于男生。
  2.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环境因素在健康公平程度上均存在差异。其中,同伴关系不良、负向师生关系和家庭环境因子中的矛盾性均倾向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它们与收入相关的公平性最差。不同性别的不公平程度多为女生高于男生。
  3.青少年不仅存在心理健康的不公平性问题,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环境因素等方面,同样存在不公平。因此,在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不公平性问题时,同时需要关注和改善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环境因素等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