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法与端端缝合法修复上肢周围神经断裂伤的临床对比观察
【6h】

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法与端端缝合法修复上肢周围神经断裂伤的临床对比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治疗方法

三、临床疗效判定

四、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周围神经断裂后的神经再生机制

传统的神经缝合方法

小间隙吻合法的理论基础

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法修复神经的原理

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优点

关于不同长度小间隙的选择

关于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法的适应证

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本课题的局限性和偏倚性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临床治疗进展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汇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比较并探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法与神经外膜端端缝合法修复上肢周围神经断裂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16年01月至2016年08月,共筛选符合条件的26例周围神经断裂病例(病例均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手足外科组),随机分别应用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法(14例)与神经外膜端端缝合法(12例)修复周围神经断裂,并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对比,并在术后3个月、6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患肢感觉、运动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分、评级,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据此比较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法与端端缝合法在修复上肢周围神经断裂伤的优劣。
  结果:
  小间隙吻合组与端端缝合组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有效随访,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患肢神经不同程度得到了恢复。术后3个月两组的分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2.150 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分级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7.564 P<0.05)。
  结论:
  在临床应用中,相比于端端缝合法,采用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断裂伤具有显著的优势,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