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与磁共振对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6h】

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与磁共振对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研究背景

1.高频超声检查

2.超声弹性成像检查

3.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查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仪器与方法

3.诊断标准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患者一般资料

(二)各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

讨论

1.高频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

2.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

3.MRI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

4.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与MRI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5.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医学影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1.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及频谱多普勒(Spectral doppler, SD),对乳腺癌的二维灰阶图像特征、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2.探讨高频超声联合弹性应变率(Strain rate, SR)比值法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并构建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获取弹性应变率比值(Elastography strain rate ratio, SRR)最佳诊断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3.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4.对比各种检查的优缺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因乳腺肿块在我院就诊的65例患者,共84个病灶。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又行增强MRI扫描,分别对肿块的良恶性进行判断,并与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高频超声、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MRI检查对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结果:
  1.采用高频超声对肿块进行扫查,分析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等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8.4%,72.3%,75.0%。
  2.采用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的方法,绘制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为为0.892时,SRR最佳诊断值为3.01,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9%、89.4%、90.5%。
  3.磁共振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肿块的形态学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 TIC)的特点,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6%、89.4%、91.7%。
  4.高频超声单独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与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相比相对较低,两者敏感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联合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 MR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弹性应变率比值是反映乳腺肿块硬度的重要指标,结合高频超声的二维灰阶图像特征、多普勒血流动力学特征将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2.在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中,MRI与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相比无明显优势。
  3.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受肿块所在部位的腺体厚度、肿块的深度及大小等影响,未来需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