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借名买房的合同效力与物权归属
【6h】

论借名买房的合同效力与物权归属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借名买房的类型区分与制度辨析

(一)借名买房的运作机制

1.实际购房人为规避购房资格的限制

2.实际购房人为获得房屋贷款政策的优惠

3.实际购房人隐匿财产以逃避义务或有其他目的

(二)借名买房的类型及其法律疑难

(三)借名买房与相关制度的辨析

1.借名买房与虚假意思表示

2.借名买房与信托

3.借名买房与委托

二、借名买房合同的效力争议

(一)借名买房合同效力的争议类型

(二)借名买房合同效力的不同观点

1.借名合同无效的观点

2.借名合同有效的观点

3.借名合同效力待定的观点

4.本文作者的倾向性观点

三、借名买房的法律关系与利益保护

(一)借名买房的法律关系

1.实际购房人与出名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2.实际购房人、出名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

(二)实际购房人和第三人的利益保护

1.对实际购房人的利益保护

2.对交易第三人的利益保护

四、借名买房的物权归属及利益平衡

(一)合法借名情形下房屋所有权的归属

(二)非法借名情形下房屋所有权的归属

(三)房屋所有权的归属与利益平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借名买房的现象极为普遍,是我国房屋限购政策和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由此产生了借名买房的合同效力、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以及第三人善意取得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也是千差万别。对借名买房的合同效力,应从私法自治的原则出发,只要当事人协商的条款不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法律即承认其效力。在借名买房所涉及的房屋物权归属方面,应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出名人的身份、实际购房人的资金占用和交易安全等方面因素,结合具体个案作出合法和合理的裁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