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润目灵促进缺泪性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6h】

润目灵促进缺泪性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作者简历

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一、泪膜的结构及动力学

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二、干眼症的分类

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三、干眼症的临床表现

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四、干眼症的诊断

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五、治疗

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六、中医对干眼症的认识与治疗

润目灵促进缺泪性干眼症泪眼分泌的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润目灵促进缺泪性干眼症泪眼分泌的临床研究 二、方法

润目灵促进缺泪性干眼症泪眼分泌的临床研究 三、统计方法

润目灵促进缺泪性干眼症泪眼分泌的临床研究 四、结果

润目灵促进缺泪性干眼症泪眼分泌的临床研究 五、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展开▼

摘要

干眼症(Dry-eyed)是指因泪液质和量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引起眼部干燥感、异物感、畏光、视力模糊或波动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对干眼症病因病机、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组方润目灵,对其治疗干眼症进行了初步的临床研究。目的: 对润目灵治疗缺泪型干眼症的有效性做出客观评价。 方法: 将润目灵组与溴己新 (必嗽平) 组、泪然组相对照,对角膜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泪流量、基础分泌及各主观症状进行观察,再将各组治疗前后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对比三种药物的疗效,考察润目灵的有效性。结果: 统计学表明,润目灵组在泪膜破裂时间、泪流量、基础分泌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角膜染色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与必嗽平组、泪然组对比,对改善干眼症主观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必嗽平、泪然,泪然又优于必嗽平。结论: 润目灵治疗缺泪性干眼症有较好的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