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芪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药证文献与有效成分研究
【6h】

黄芪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药证文献与有效成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第一章 黄芪治疗消渴病的文献研究

一、消渴释义

1.消渴字源考释

2.消渴内涵考释

二、消渴病名范畴

1.消

2.消瘅

3.脾瘅

4.膈消,鬲消,高消,上消

5.肺消

6.渴利,消利

7.脾消,消中,中消,食亦,消脾

7.内消,肾消,消肾,急消

8.三消,上消,中消,下消

9.风消

10.阴消,阳消

11.其它

三、消渴形成的病因病机

1.病因

2.历代医籍对消渴病的病机证治的论述

四、黄芪治疗消渴病的历史沿革

1.黄芪的药性功效

2.古医籍中黄芪治疗消渴方剂的概况

3.黄芪治疗消渴兼症情况

4.黄芪的炮制方法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黄芪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分析

一、课题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对象和范围

1.研究对象

2.方药选择标准与范围

3.数据规范化和建立数据库

三、统计结果

1.黄芪治疗消渴病各朝代出现频率较高的方剂名称

2.各方剂剂型统计

3.黄芪方剂治疗消渴的方剂主症统计

4.黄芪方剂治疗消渴兼症的统计

5.黄芪治疗消渴类方所有药物出现频数统计

6.配伍药物性味情况统计

7.黄芪配伍方剂药物归经情况分析

8.不同时代黄芪用量情况统计

9.因子分析

10.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四、讨论与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三章 黄芪治疗消渴(糖尿)病的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黄芪有效成分的目的与意义

1.验证文献结果,为临床提供佐证与数据支撑

2.进一步探求黄芪治疗糖尿病的原理

3.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4.为化学合成或结构改造提供前体

二、实验设计与方法

三、文献综述

1.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

2.黄芪治疗消渴病的现代药理研究

3.黄芪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概况

四、有效成分的提取实验

(一)黄芪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二)黄芪多糖的理化性质及结构分析

(三)黄芪总皂甙的提取与分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黄芪中有效降糖成分的药效学验证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二、主要研究方法与思路

三、黄芪多糖的降糖效果验证

(一)黄芪多糖对四氧嘧啶小鼠的降糖作用研究

(二)黄芪多糖对KKay小鼠的降糖实验

四、黄芪皂甙的降糖效果验证

(一)黄芪皂甙的体外药效学验证(对α-糖苷酶抑制效果的研究)

(二)黄芪皂甙体内降糖作用研究(对四氧嘧啶小鼠的降糖作用)

参考文献

论文主要引用书目

结语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文章从文献研究、文献统计分析、有效成分分离、药效学验证四个方面探求黄芪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及有效成分,进行了中药文献分析和现代实验研究结合的初步尝试,得到了系统的有关黄芪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研究资料,为推进黄芪降糖新药单体及复方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医文献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一章,运用文献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古代文献,对历代医家关于消渴病及黄芪治疗消渴病的论述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回顾.从文字学和文献学角度进行了消渴及相关病名的释义;从学术史发展的角度对消渴的病因进行了总结;对各个时代有特色的消渴证治进行了总结与汇总;分析了黄芪的药性功效,整理了古医籍中黄芪治疗消渴类方的资料,即晋唐时黄芪多以治消渴虚劳小便数症属下消者,如参芪汤方;宋时黄芪治消渴的范围扩大至三消皆治,同时注重了用黄芪对消渴并发痈疽的治疗;金元时则以朱丹溪的滋阴降火治则对黄芪组方影响最大,如地黄饮子,清心莲子饮等;明清时代的竹叶黄芪汤方,为治消渴气阴两虚的传统方剂;近代张锡纯的滋膵饮方,以黄芪配山药、葛根生津止渴;现代医家则多以黄芪、山药、人参、生地等配伍.同时分析了黄芪治疗消渴兼证的情况,在消渴兼痈疽,兼中风,兼肾病,兼阳痿等方面黄芪都有很好的应用。最后,探讨了黄芪的炮制方法及生用、炙用对其功效的影响。从整体上认识了消渴病的发展规律及黄芪在其中的重要地位,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
   第二章,建立了黄芪治疗消渴病方药数据库,利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频数、因子、聚类等数理统计,分析黄芪治疗消渴病的证治规律和特点。黄芪治疗消渴病的组方中,补虚药为黄芪治疗消渴的主要配伍药物,其次是清热药,同时注重利水渗湿,安神收敛药物的配伍;补虚药中,以人参、甘草为代表的补气药为主;清热药中清热泻火药使用频次最多,但高频清热药物是清虚热的地骨皮;统计表明,宋代医家在治疗消渴时较多的应用黄芪;黄芪的用量在唐时最大,元时最低,至明清则又渐增;黄芪治疗消渴类方中,剂型随症而变,汤剂、丸剂、散剂均占据了较大的比重,煎服方法,丰富多变;方剂主治以三消和肾元亏虚的下消为主;兼症的治疗方面,消渴兼虚劳,渴兼痈,渴兼小便不利为主要治疗方面;方剂名称中,以黄芪命名的方剂占了绝对优势;在组方配伍时,更注重肾经药物的选用,注重循经导药的作用,同时肝经的药物也多有选用;在配伍药物的性味上以甘味为主,取其甘补之效。因子分析表明,黄芪治疗消渴类方中,益气养阴药为主因子。快速聚类分析表明其相关连配伍药为人参,茯苓,甘草,益气养阴,淡渗利湿,治以脾肾俱损,气阴两虚,小便白浊如膏之消渴日久为主症。统计中发现许多至今已不常用之中药,如土瓜根,羊肾,桑螵蛸等,一些药物的特殊用法如生地黄绞汁服用等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第三章对黄芪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与结构确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确定了以黄芪多糖与黄芪皂甙两种成分为研究对象,确定黄芪多糖的最优化提取工艺为12倍量的蒸馏水浸泡,100℃沸水浴煮沸2h;加入无水乙醇至浓度70%,离心取沉淀,得黄芪粗多糖;用732树脂静态吸附除蛋白,二次醇沉,上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和Toyopear HW-75分子筛柱进行层析,得黄芪多糖,定量分析方法为以葡聚糖为标准品的硫酸蒽酮法较好。运用糖组成分析、红外、紫外、气相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研究多糖的理化性质及结构,证实该多糖为分子量约38万道尔顿的中性多糖,分析表明其可能是一种新的黄芪多糖,其性质易溶于水,不溶于高浓度的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与碘试剂反应不显蓝色,不合硫酸基团,非酸性多糖,不舍蛋白质、核酸组分,也不合酚类色素;水解后单糖是葡萄糖;红外分析说明所得的黄芪多糖为α-葡聚糖。并得到黄芪皂甙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黄芪多糖后的醇沉上清液,减压浓缩至干,过AB-8树脂柱,收集富皂甙部分,减压浓缩后真空干燥,得棕黄色黄芪皂甙,提取过程中以黄芪甲甙为对照品进行了定量测定。该提取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同时提取到多糖和皂甙两种有效成分,同时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
   第四章对提取的黄芪有效成分进行了药效学验证。对黄芪多糖作了四氧嘧啶小鼠(Ⅰ型糖尿病模型)与kkay鼠(Ⅱ型糖尿病模型)的降糖效果验证。黄芪皂甙则作了体外(α-糖苷酶抑制作用)与体内药效学(四氧嘧啶模型小鼠)验证。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无影响,对四氧嘧啶诱发高血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400mg/kg剂量组对四氧嘧啶模型小鼠有较好的降糖效果,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对血脂的升高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能较好的控制四氧嘧啶小鼠的肝肾指数和体重,提高糖尿病小鼠的脾指数,提示黄芪多糖不仅有好的降糖效果,同时有一定预防糖尿病的作用,对并发症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降糖效果优于对照药参芪降糖冲剂.黄芪多糖对KKay小鼠降血糖作用的量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降血糖作用逐渐增强,以400mg/kg剂量组降血糖作用较为明显。黄芪多糖降血糖作用的时效关系表明,给药后4h、8h、12h血糖明显下降,以给药后8h降血糖作用最为明显,随后血糖水平逐渐上升,给药后24h恢复到给药前水平。多次给药结果说明黄芪多糖有降血糖作用,400mg/kg剂量组可使KKay小鼠血糖明显降低,并有一定的维持作用。黄芪皂甙的体外药效学试验表明,黄芪皂甙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的抑制作用随着加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当加入1.5mg的时候,抑制率就达到了71.6%,远优于对照药阿卡波糖的抑制效果,当黄芪皂甙增加到6mg时,其抑制效果可达到-96%,足证黄芪皂甙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黄芪皂甙的降糖作用机制中有可能是通过抑制酶活性来限制多糖降解,抑制单糖吸收从而降低血糖。体内药效学验证则通过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小鼠连续不同剂量的给药,测定体重、血糖、糖耐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氧自由基、肝、脾、肾指数等指标,证实黄芪皂甙能降低正常小鼠血糖,对正常小鼠的糖耐量有明显的改善。黄芪皂甙100mg/kg剂量能显著的降低四氧嘧啶小鼠的血糖水平,说明黄芪皂甙对四氧嘧啶所引起的胰岛β细胞的破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实验也证实,黄芪皂甙能够较好的维持小鼠的体重,提高脾指数,在某些方面优于临床常用的对照药阿卡波糖,这些都提示黄芪皂甙有较好的降糖效果。通过药效学试验证明所提到的两种有效成分都可有效的降低血糖,为研究黄芪治疗消渴病(糖尿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文献资源、统计分析、有效成分分离、药效分析,四个环节构成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