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黧黑斑中医证治的文献整理与外用方用药规律研究
【6h】

黧黑斑中医证治的文献整理与外用方用药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归纳整理黧黑斑中医证治古今文献,探讨其外用方用药规律与特色。
   方法:文献综述:整理中医文献中有关黧黑斑的资料,归纳总结病名演化、病因病机、证治规律。外用方用药规律研究:古代文献以中医大型电子图书《中华医典》为载体,以古代黧黑斑多种病名为检索词收取191首古代外用方,涉及中药177种。现代文献以中国知网(CNKI),对1990年至2010年近20年国内主要学术期刊所载的关于中医药外用方治疗黧黑斑的文献进行研究。根据纳入标准,从2183篇相关文献中筛定研究文献13l篇,建立数据库,共收入基本处方146首,涉及中药151种。使用MicrosoftOffice-Excel软件,从使用药物的性味、归经、基质、药用部位、有毒药物做统计,对常用中药做分析。从统计结果归纳总结其用药规律及特色。
   结果与结论:古人认为黧黑斑病因病机以阴虚火旺、脾阳虚、腠理受风、饮食失节、情志内伤为主。上述的病因病机形成的痰饮、瘀血使气血不和,不能上荣于面是黧黑斑主要发病机制。内治以疏肝调脾、滋阴降火、活血化瘀为主。现代医家认为黧黑斑主要病因病机以情志不遂、脉络瘀阻、劳伤脾土、肾精亏损为主。现代医家、古人均认为黧黑斑不能忽视内在因素,不能仅仅依靠外治,强调内外合治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治疗黧黑斑古今外用方统计结果,发现用药规律及特色。
   1.用药原料
   ①用药以植物类药物为主,植物类药物中,根、根茎部位使用频率最高,果实、种子部位次之②与现代的外用方相比,古代外用方中动物类、矿物类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
   2.性味归经
   ①以辛、甘、酸、苦、咸五味中,辛、苦、甘味药物最多;在寒、热、温、凉四性中,以温性药占最多,寒性药次之。②药物归经以肺、肝、脾、胃、肾经为主,本病病因病机基本一致。
   3.功效
   ①芳香药的使用频率较高;如白芷、细辛、丁香、甘松等②祛风药物使用率较高;如防风、辛夷、藁本、细辛、白僵蚕等;③多选择“上行”作用于头面部的药物;如白芷、防风、藁本等;④选择美白功效的药物;如益母草、天门冬、蒺藜等;⑤抗老药物使用率较高:如细辛、防风、白术、玉竹等。白色药物使用率较高:如白芷、白附子、白蔹、茯苓等;⑥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药物使用频率较高;如川芎、白术、白僵蚕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